2020.09.25(五) 大演講R(第十八週):背離或朝向:從求生之書,談靈性發展,如何從第二階段來到第三階段?
心智正偷偷地向靈魂潛行得越來越近,而靈魂正坐在神的世界邊緣。
無論是誰,即使是惡人,要走的也都是一條,接近靈魂回歸神的道路。
然而,我們生命的每個遭遇如何影響我們,衝擊或滋養,都與我們的心智發展有關。 而我們的心智,又不只是從童年開始,那集體心智,從穴居時代的原始戰鬥與逃跑的本能,都依然在我們之內。
求生之書之中,會有婚姻暴力成為糾纏客甚至是青少年犯罪,都強烈匱乏親密與人際連結,對自己是否能有充滿意義的人性連結,無法掌控,又把是否有人看重我,視同比生命更重要的依賴。 才會,在人的合與分的主題上,把童年承受的暴力,夾帶著,一起掙扎。
即使是這樣,依然,在尋找,靠近靈魂回到神的方向。
第三階段,和平的神,把幸福與力量,都回歸到自己之內。 也就是,平靜與和平,與自己有關。 這個心智發展,需要學習一種既投入又抽離的心智狀態。 以我們的語言來說,是我們能在垂直軸中回歸中心。 以此中心,「不受情緒擾動,而保持更高的觀照」同時,又有一部分的覺知(其實是心輪的能量)流入,並與正在發生的內在經驗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