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2022/7/11,夜:第一百零三週之第二場:死亡可以教會我們什麼_圓滿生命的五個邀請_五、培養不知心_記得最重要的事:愛與被愛_放掉原以為的堅持,培養不知心。
小講:
- 當我們以自己的已知來去理解此刻,有時,會因為這份已知的定義或堅持,而失去了當下的安適感,甚至,無法與眼前的人連結。
- 失智者的女兒,把母親接回家照顧,發現母親把她心愛的書丟了一地,母親口中嫌棄這些又髒又亂的書。 有耐心的看顧,說,沒關係,等明天會把書整理好。 這時,女兒忽然覺察到自己非理性的控制需求,那控制需求被察覺後,就鬆開了。 於是,這女兒,在散落一地凌亂的書堆裡,放鬆地坐下來,與母親享受一場,安靜而在一起的下午。 看顧者不介意,被弄亂,而再次整理好。
- 補充了,一位現象學的精神分析師,放下了所有精神醫學的診斷,放棄原來以為"正常"的語言形式,而,終於,找到了一份安適感,得以和二二八受難與倖存者,有所連結的故事。
- 一位女士,罹癌後就住到禪安寧療護中心,一直嚷著要死。 因為這日復一日的「我想死」的對話,讓照顧人員開始拿來當笑話閒聊。 而作者,決定要培養不知心,真心探問。 才找到,關鍵。 後來,這女士,搬回家,接受丈夫的照顧,活了6個月,心情平安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