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說了展爸與我共用一台摩托車的加油趣事,
回想起來,挺有意思,把它寫出來吧!
展爸與我共用一台摩托車十幾年了,
那台摩托車是頂級的老古董,從展爸18歲擁有它到現在,車子就快要20歲了,
由於各種理由,保持家中一輛汽車+一台摩托車與腳踏車們,就夠用了。
兩人協調著接送小孩,工作與生活,甚是融洽與協調。
大約一年前,老摩托車的油錶壞了,
油錶的指針無論油有多滿,一律下垂鬆垮,顯示沒油。
從那時候開始,兩人合用一台車,對我就有了小困擾。
沒有油怎麼辦?
當我這樣想,就會注意,「要加油嗎?」
最後我想到的好辦法是,規律的,大約一週或10天加一次油。
有時候到了加油的規律,我沒有使用摩托車,等到換我騎,都不曉得,展爸有沒有去加油。
就這樣,逐漸地,幾次之後,我有了小抱怨。
「為什麼都是我去加油,明明你騎車里程數多!」
這種小抱怨大概都在心中沒有說出去,
因為不抱怨運動的習慣,至少,我觀照到了,能不說就不說。
「請你記得去加油,請你記得去加油。」
這樣的話語對沒有把它記在電腦行事曆就會忘記的他,不太有什麼效果。
就這樣,有超過半年,摩托車的油箱幾乎都是我照顧,
偶而有所怨言,我也就當作夫妻間的包容,從沒影響過關係。
直到有天,有個親戚買了新摩托車,使用不到2週,就要去大陸了。
摩托車又沒地方放,於是,我有了一台新摩托車騎,
從此以後,我騎我的,他騎原來的舊車,
我感受到更自由與輕鬆,而他也閒閒沒事。
直到有一天,娘家的媽媽要我們載她去買油,
因為她騎到沒油,走路回家,車子停在城市的某處,
展爸才閒閒沒事,提起他也5─6次這樣的狀況了。
我下巴都快要掉下來了!!
「你發生這樣的事? 都沒有麻煩到人家拿油給你?」
「沒有呀,我就停車,走路去買油,然後再回去騎車。」
我逐漸想起來,有一次樹兒說他幾乎遲到,因為爸爸半路沒油,就是這情況。
「然後,你有了這麼多次教訓,沒有改變習慣?」
「還好啦!」他沒事人樣。
♡♡
對於這個每天認識的人的悠閒與鈍感,我首次刮目相看。
我開始明白,當我與他共用一台車時,
那個「害怕沒油,不想要承受沒油的麻煩或遲到」的人,其實只有我而已。
他老兄看起來,對於這種事情,毫無影響,悠然自在。
我的思緒開始想起我的各種癖好:
「洗碗槽的網袋,每天都要換。」
「衣服有一點味道,就要換洗。」
「....的....,不能....,要........」
雖然,比起一般人,我已經算是小邋遢了,
然而,有感受的人,原來都是我。
這讓我改觀,重寫了婚姻的生活敘事。
♡♡
舊故事是這樣說的,(如果我有一群女伴,喝下午茶時,互相抱怨丈夫)
「我那老公,老是不認真加油,他沒有騎車騎到沒油,算是好運,都是我在加油。」
新故事要這樣說:
「我是個很警覺又細心的人,一輛油錶壞掉的摩托車,也沒有困擾到我,維持得好好的,我照顧自己照顧得又妥當又好。」
「幸好,我這麼有能力,要不然,我那個老公,悠閒又鈍感,騎車騎到半路沒油,他可悠哉輕鬆了,走路去提油,都不用麻煩我或別人幫他送油去。」
「就是有這麼悠哉輕鬆的老公,所以,他才能忍受,這麼敏感又很多事情有原則的我。」
「現在想想,夫妻真是互相擔待,兩個癖好習慣不一樣的人,在不平衡時,得提醒自己,我所經驗的,跟對方所經驗的,有時候可能天差地別呢! 」
♡♡
看來,我們兩能相愛到老的指數又增加了。
夫妻倆要輕鬆地相愛到老,在我這裡,有10個提醒:
- 要好好照顧飲食,照顧彼此的健康,才能健康活到老。
- 最好兩人有一個共同的運動習慣,既健身又培養遊戲感。
- 在戀愛時會不由自主把對方放在第一位,在老婚姻裡常會不由自主把老伴放在很後頭....,對這種不由自主忘記對方的重要的壞習慣,一定要覺察,要修改。 至少,每個禮拜定個好日子,兩人共同把關係放在前頭。
- 要記得感謝與敬重,多說好話,多按讚。 不只是給對方,也對自己這樣做。
- 不要害怕衝突,而不說心中的話。
- 說真話時,不要理直氣壯,以為這樣是坦白:「我討厭你」或是「你的行為讓我生氣」,配偶讓我們生氣,真正的原因是期待落空,理性時這樣說:「對不起,我生氣了,因為對你評估有誤,期待落空。」 感性一點可以這樣說:「老婆,我發脾氣了,對不起,我還是會要妳成為我期待的樣子。」
- 不要提舊帳,只要說:「請你為我這樣做:......」 這些行為,都是對方做得來的(具體可操作)「請你記得去加油。」「抱抱。」「幫我按摩,好嗎?」
- 要記得用感恩的眼光和語言,面對彼此的父母。 若雙方還住在一起,難免有所衝撞,在這種地方,要明白,你要堅持自己的需求與照顧自己,依然可以感謝與敬重對方的父母。
- 性關係,是婚姻中,情愛的加油站,車子要記得加油,不然,就會經常覺得馬力不足。 會把過往恩愛所儲存的舊油,耗損用光。
- 讓對方,用他的方式來對待你的孩子。 要記得,沒有誰優誰劣,教養觀是隨著文化而更替的,你堅持的就當作是你給孩子的禮物。 然而,伴侶有他的文化與教養孩子的方式,放手吧! 如果孩子由他照顧,就讓孩子用他的方式來陪伴。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