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年假讀書,看到一段很精采的文字,記錄下來並分析之。 這是一段夢境的紀錄,作夢者是國際知名的清明夢專家laberge stephen(註),而這段夢境,則是記錄在”源場”一書中。
我夢到教室理發生一場暴動,有個憤怒的暴民到觸發飆,亂扔椅子、到處揮權。 暴民中有個體型魁梧、面目可憎的麻臉男子,我被他緊緊地箝制住....此時此刻,我發現自己正在作夢,也想起先前處理過類似的情況,因此我立刻停止掙扎..... 我非常肯定接下來該怎麼做。 我知道只有愛能化解我的內在衝突,所以我盡量嘗試去愛我面前的怪獸。 一開始我完全作不到,只有憎惡跟噁心。 他實在太醜了,我無法愛他:這是我發自內心深處的感受。 但是我試著忽略他的外表,在心裡尋找愛的感覺。 找到之後,我直視眼前的怪獸,然後相信直覺會幫我找到適當的表達方式。 當我一說出寬容的美好詞句,怪獸就跟我的身體融合在一起,暴民也立刻消失得無影無蹤。 夢境結束了,我醒來之後感到平靜喜樂。
這夢境對我而言,是如此生動的心理隱喻。
對我而言,這場夢境最生動的部份是:「以愛來面對”無法愛”的歷程」
日常的遭遇中,那些讓我們厭煩,讓我們想抗拒,讓我們生氣,讓我們害怕的情境,經常阻礙了我們的愛。 也就是,日常生活中,我們無法時時刻刻處在愛中。 我們是否處在愛中,經常與情境有關。
有些情境,讓我們自然而然處在愛中。
另外一些情境,讓我們瞬間就失去愛了。
遇到這些讓我們失去愛感受的情境,在諸多反應方式中,我最喜歡的,就是,調整我們自己,以愛回應之。 這樣的態度,並不是為了和諧,為了不傷害關係,或是,為了面子的理由。 這樣的態度,是當真實的愛湧出之後,愛的力量,是最大的執行力。
當愛湧出時,
我們在愛中被保護,不是愛的無法進入或靠近我們,也失去了真正傷害我們的力量。
我們在愛中看見真實,那些幻覺或執著,頓時失去了掌控力;
我們在愛中收復陰影,情境中屬於我們的陰暗部分,會與愛的光合一,陰影回到愛中,成為我們整合的一部分,不再需要張牙舞爪地吸引我們的注意力。
我們在愛中邀請神聖的力量,讓宇宙的靈性法則來執掌情勢的演變,不再試圖用小我來控制了。 於是,小我裡面的恐懼、執著、貪念、瞋怨也就失去了運作的力量,一併回到神聖之流。
然而,我們平日遇到的,就是,愛難以湧出。
因為意識的篩選習慣,我們對於什麼可以去愛,有很大程度的執著。
美好的,明亮的,溫柔的,愉快的,香氣,.....,本能上愛就湧出。
醜惡的,陰暗的,凶暴的,陰鬱的,臭味,......,本能上愛就退縮。
也因此,我們最大的挑戰,是在感受到危險,感受到防禦時,愛自動就退縮了。
而這場夢境,生動地示範了這樣一個例子,由於他實在太醜了,我唯一能感受到的只有噁心,我無法愛,這是發自內心真實的感受。
注意一下,這個”真實”的感受,在當下,是真的。
然而,在下一個當下,我們依然,可以創造更深的覺知,而讓更深層的”真實”出來。
所謂的清明夢,就是在夢中意識到自己在作夢。
因為有覺知自己身為夢境的創作者,於是,夢主人的角色確認之後,能夠在夢中調整自己的知覺,因而改變夢境。
清明夢的”清明”也是此意,當我們意識”清明”了,夢境成為意識的實踐場合,原本潛在的作夢動力化為有覺知的意識層次,夢境的顯現,成為意識最清明的彰顯,讓我們明白,自身的意識造作,是如何升起,又如何落下。
laberge stephen為清明夢的專家,他練習了無數回合,在夢境中被追要轉身面對; 在夢境中面對敵人要讓愛湧現出來。 然而,這次的夢,因為太醜了他的愛無法湧現,於是,他選擇”閉上眼睛”,先忽略那怪獸的外表,直到內心的愛湧現出來了,才再度張開眼睛,用愛凝視夢中的怪獸。
這是最生動的部份,”閉上”那看見怪獸外貌的眼睛,而與內心的愛連結。
這不就是日常生活中,”關上”那無法覺知真相的心智,而與心靈的力量連結嗎?
這個動作,不就是最關鍵的。
我們日常眼睛的所見、所知、所想....大部分是我們的認知模組與慣性結構篩選之後的感知層次,以及詮釋系統過濾後所作的主觀詮釋,至於,真相到底是什麼? 我們是無從所見的。
也就是說,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真實感受”,其實是來自於我們所建構的主觀感知所引發出來的情緒能量。 這些情緒能量,是真實的,然而,引發真實情緒能量的,卻未必是真理。
laberge stephen夢境中對於怪獸的厭惡是真實的情緒能量,然而,怪獸的暴力是否為真理,則有待商榷。 直到,他閉上無法看見真相的日常之眼,來到內心真實的愛感受再度張眼凝視,並讓直覺來引導,直覺引導laberge stephen說出寬容的字眼,於是,怪獸的外貌蛻變了,他消失,並且,與laberge stephen自身合一。
也就是,當愛感受成為真實的能量之後,那些發自愛的寬容性的美好詞句,發揮了語言的力量,帶來了轉化的能量。 愛的寬容詞語成為一道門,一個入口,讓這從內投射至外的怪獸,能回歸愛中,消弭於無形。
這不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修行嗎?
無論,我的遭遇是什麼?
請不要被表象所引發的”暫時性的真實感受”,也就是”情緒的能量”所束縛住,
請閉上眼睛,找到自己的愛,讓愛成為主要的行使力量,
於是,愛的力量,能超越我們的慣性反應,愛的力量,會打開直覺,
直覺會找到超越日常慣性反應的新方式,用此新方式來回應,那引發我們情緒的表象。
於是,表象能消失,通常,若情境本身是自己的陰影所投射,這陰影會被回收,投射會失去了對我們的箝制力,我們能自由,使用有力量的方式回應。
夢境的語言是美妙的意識隱喻。
laberge stephen在夢中”閉上眼睛”的同時,其實還有一雙夢境的覺知之眼凝視著。
在清明夢中,最重要的,是這不會泯滅的凝視夢境,凝視夢者的覺知之眼。
我們可以說,在夢境中閉上的是肉體之眼,而心靈之眼卻是清醒的。
也因此,清明夢也就是我們所謂開悟,帶著覺知的比喻。
夢如人生,然而,在夢境中能清明者,就有一雙永恆的覺知之眼凝視著夢中人生。
有一個永恆的清明意念指導著夢中的人生。
在我們白日的清醒時,我們是否真正清醒?
我們是否願意相信,即便是日常的白日生活,也是一個意識創造出來的幻劇?
而我們能有著永恆的覺知,
覺察到情緒還不夠,還能覺察到引發情緒的人格,如何思維,如何知覺?
覺察到這人格還不夠,還能夠意識到,”耶~我正在知覺著呢!”
這個覺知到知覺者自身的醒來,就像是清明夢的轉換,知覺著,這齣人生的幻劇,我是能清醒的,因為,我還有個覺知到知覺者的”更高覺醒”。
這,就是修行的目標了。
♡♡
寫了如此艱澀的語言,來寫個例子佐證,以讓讀者能輕盈閱讀。
昨日,在都尼火典結束後,我邀請朋友們,跟我到山上的林間步道走走吧!
我們在寶山的租屋附近,有個幾近私人的山間步道,雖然簡陋卻非常舒適,是全家最近散步的主要道路。
一夥大約10人,有大人小孩,愉快地上山了。
樹兒和旦旦他們身子小步伐輕盈,開心地超越大人,歡喜地跑在前頭。
有兩位小客人,分別是二年級和幼稚園的孩子,也歡喜地加入孩子群,遠遠跑在前端。
我喊說:「慢一點,旦旦。」
然而,我喊的同時,主要的感受,是欣賞孩子們的輕盈,歡樂,
也信任著,這山中的平安與孩子的能力,
我並沒有真正想要孩子「慢下來」太多。
當我喊完之後,我覺知到,原來是我不自覺跟著孩子的腳步,走得太快。
事實上,我真正需要的,是讓自己慢下來,可以配合身體的需求,也才有餘力欣賞周圍的綠意。
同行的家長,梅,則是更緊密地喊著她的兩個孩子:「慢一點,慢一點。」 而她的兩個孩子太興奮了,直直地一直跑上去。
梅於是問我:「老師,平常在這種時候,我會越喊越大聲,如果孩子還是不聽話,我可能就會生氣或發飆了。 要怎麼做?」
我們可以想像,如果那天,梅真的發飆了,那個夢中的怪獸,是誰?是什麼?
我試著要梅放心,跟她說樹兒和旦旦對這座山很熟,孩子們跟著他們是安全的。
這時,梅才醒悟表明:「我不是擔心他們的安全,我比較是怕孩子們造成老師的麻煩。」
喔~原來呀。
可是,自從我醒悟到,原來是自己想要慢慢走,不需求孩子慢下來之後,我就一點都不會被孩子們快,”麻煩”到呀~
我跟梅解釋,在我這邊的內在。
也就是,在這個歷程中,梅因為害怕麻煩我,於是想要控制孩子爬山的速度,
若孩子無法被控制,梅的內心,那個會麻煩到老師的焦慮會失控,就會對孩子發飆。
這像不像是,內心的一場幻想的劇本?
看著前方四個孩子跑得開心,
身為母親,我讚嘆著孩子的輕盈,歡喜於這座山能帶給孩子的歡樂。
而同為母親的梅,即使感受到孩子的歡喜也被會麻煩老師的焦慮給遮蔽住,而失去了歡喜孩子輕盈的快樂了。
當這些對話發生後,梅就越來越自由了。
她安靜下來,從原來幻想的焦慮中離開,腳步也輕盈起來,與周圍的綠意和爬山的快樂,更合一了。 而孩子們很奇妙的,也沒有跑那麼快,是停下腳步,跟媽媽走在一起了。
這也是個奇妙的故事。
當內心清明,當愛能湧出後,外在的焦慮也就消失了。
♡♡
新春愉快。
祝福讀著們,在這一年,擁有如此的清明意識。
♡♡
註:laberge stephen,著有多本暢銷的清明夢的書籍,唯一中文翻譯本:夢境完全使用手冊;作者:史蒂芬.賴博格、霍華德.瑞格德
似懂非懂,我知道这是学习的好机会,谢谢
Posted by: 晓娟 | 2013.02.21 at 13:35
的確啊 對我來說 焦慮就是一隻大怪獸 經常會讓我恐慌與窒息 在這樣的時刻 行使愛 是好困難的時刻啊 這次的旅程 謝謝老師讓我們參與這麼多 有浴光好同學的照顧和陪伴 有火典和老師的小禮物 還有爬山的好活動 還有這麼好的學習 謝謝老師
Posted by: 梅 | 2013.02.19 at 0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