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法國的山間小徑,遇到一對夫妻,女的臉上帶著台灣古早人的謙遜笑容,大鬍子的法國夫婿清峻而和善.....他們揹著大背包步行,兩人邊看地圖,聊著此地的人文歷史,停下來拍照(還揹著大相機喔!) 一會兒相識笑笑,輕柔細雨商討著:「晚上要在哪裡紮營呢?」 八九不離十了,那就是我的好友劉麗玲和她的法國夫婿,車菲力。
《普羅旺斯,慢慢走》,是她們最早在歐洲徒步旅行的法國紀錄。 五個月走過波蘭、捷克、奧地利、義大利,最後來到南法山區。 當時,麗玲則剛辭去高中教職,隨夫婿回法國,而菲力則剛投出很多履歷,等待回覆。 兩人選用最簡單的方式旅行,背包+雙腳。 幾件襯衫,兩條牛仔褲,詳細的地圖,加上背包和少許的盤纏,就能浪跡天涯了。
與其說他們是在旅行,倒不如說他們是一趟回家之旅。
麗玲的夢想是什麼呢? 大學時,是熱情的山服青年,畢業後,是精神抖擻的高中老師。 而旅行與攝影,是麗玲從來沒有停止過的夢,台灣南投、日本京都...這些充滿美感的土地,都曾印記在她的眼睛與心靈。
然而,菲力啟蒙了麗玲,我們可以走路呀。 就這樣,兩個盤纏經常羞澀的人,竟然在沒有工作時,一整年有大半年都在旅行。 他們吃簡單的起士加麵包,在出租的營地紮營,等待履歷回覆的日子,精神抖擻地,麗玲用雙腳踏入了法國的土地,吃了他們的麵包,還不會法文的她,好奇友善地用謙遜溫柔的笑容,學著做一個法國人了。
這幾年,每個暑假他們回台灣時,我們會有幾個小時說說話。
我曾經充滿孺慕地,讚嘆他們的簡樸生活,或,以一個老朋友的位置,既心疼又佩服地,深入地了解在法國工作的不易。 然而,每一次,我們會以深思的方式聊天,法國人的世界觀是什麼? 教育裡讓我們佩服的地方在哪裡? 在那些年,我已經換過好幾台筆電書寫的時候,麗玲還用筆和稿紙寫下她的普羅旺斯; 手機已經成為輕便的相機代用品時,麗玲旅行還揹著傳統相機,拍著幻燈片與有底片的相片。 雖然麗玲在我們的勸說開始把文稿敲到電腦裡,相機也換成手動單眼的數位形式.... 然而,她在電子世界的慢,正反應了法國人對某種心靈的堅持,那是一種慢活而深耕的質感世界。
菲力有了里爾的教職後,兩人就安定下來,麗玲開始用法文在里爾兼課教中文,每年的假期用來回台灣,還有,繼續去徒步旅行。 在兩人精神世界中保留了一種古老的堅定的靈魂,有一種,我雖羨慕卻有困難跟隨的古風凜然。
我也好想在美麗的山村,徒步旅行喔!
我也好想讓生活簡單,讓衣櫃不再佔用生活空間。
讓吃的東西很簡單,卻全神貫注在其中。
讓雙眼保持犀利,一直注視與深思著,關於人。
而這些實踐緩慢的渴望,是我凝視著麗玲和菲力,而保有的一份醒覺。
麗玲會帶著她一年的思考成果,來和我們分享。
《法國人,為什麼不考選擇題》是今年想要與我分享的教育思維。
而,《普羅旺斯,慢慢走》則是出版在《 金色阿拉斯加》,和《白色魁北克》之後的旅遊札記。 我在前往佛羅里達的飛機上閱讀著多年前,麗玲他們在普羅旺斯的經驗,不時會停下來微笑,想像他們踩在那土地的感受,以及,在南法的小村落的下個轉角,有張合善的臉龐,微笑地說:Bonjour!
為了歡迎今年的麗玲,我在寶山安排了一場講座喔!
把這麼特別的好朋友,分享給熱愛教育,跟我一樣,也有一份回歸簡樸渴求的新竹人。 這個活動會有寶山的步道,和「法國人為什麼不考選擇題」的座談,還有,一起帶著麵包和起士來分享的簡單午餐。 興趣的朋友,請按此連結。
Comments
You can follow this conversation by subscribing to the comment fee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