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聞主播的急切語調中,潭美的大雨和埋伏的危機,蓄勢待發,像是大雨怪,
在日常生活中,切身經驗的是新竹的幾場陣雨,腳濕了,天涼了,在安靜的颱風假中,和孩子有些空虛的下午。
在關切的搜尋中,網路的新聞,用文字和安靜的圖片,說著幾個重要的事件,
怎麼網路的資訊和電視新聞差那麼多?
於是我上了氣象網站,追蹤著每個縣市小地方的累計降雨量......
開始明白了,颱風在哪裡的落差。
事實上,颱風與我最切身的經驗,是當我閉上眼睛,送光給她,用心靈與她相會的片刻。
第一次,在20日中午,當心靈與她相會時,我感受到了緊繃的腹部,好強的張力,
要什麼光? 和平的歌? 淨化的白光? 最後,是慈悲的粉紅光化解了那腹部的張力。
第二次,在21日清晨,連結到她時,已經是鬆鬆的溫柔感受。
於是,我說:「這颱風,多了放鬆與溫柔,讓我來信任吧!」
就這樣,在密切聯繫氣象網站,無激情的中性數據,誠懇地,我用愛與颱風聯繫著。
♡♡
我想起了前一陣子的狂犬風潮。
不太看電視新聞的我們,總會在小吃店吃麵時,抬頭或拉長耳朵,與這個風潮相會。
我經常留意,
什麼是客觀的事實,
而我的主觀感受又是什麼?
還有,面對此客觀事實,我需要採取什麼行動來應對?
多年的內在工作,
我明白,戒慎積極,不需要恐懼來幫忙。
戒慎,來自一種打開雙眼凝視真實的凜然,
積極行動,則來自愛,在所有客觀事實的組合中,找到自己的職責,然後行動。
最無益的,是被新聞報導的激情而引發無法行動的憂懼。
♡♡
我們的媒體成熟長大的效率,很難與欲求媒體收視率攀高的利益心匹敵。
因此,最能掌握在我們之內的成熟,在於自身的情緒關照,以及,判斷事實與假象的清晰,最後,還有一份,事不會不關己的勇氣,找到可行動的立足點來行動。
教孩子判斷力,
教孩子覺察力,
教孩子在感受到恐懼被引發時,如何鎮定,
教孩子能擁有獨立思考,即使與周圍人都不同,依然能敞開並有清晰判斷力的穩定,
教孩子知曉,所有的現象,我們都在其中,而我們,永遠能迎接清醒與愛,來到這世界。
而這個被教導的,包含每個成人的內在,還沒有經歷過多獨立思考的自己。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