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參加了一場追思會,這是我生命參加的追思會之中,最純淨並讓我觸動的。
回到家,和展爸與孩子們討論,「以後,我要怎樣的追思會?」
這個命題,是從十多年前開始接觸生死學之後,重要的命題之一,
在昨日,似乎有了清晰的答案。
♡♡
首先,昨日的追思會的地點,是在教堂,而不是殯儀館。
對我而言,這有很大的不一樣。
記得上一次參與的喪禮,是在殯儀館舉行,
這整個過程,無論在心理或能量層次,都要連結到殯儀館的種種舊連結,
而在教堂,所連結的,則是在這裡有的原有連結,受洗、婚禮、禮拜。
這對參與者的心情有很大的不一樣,
社會心理連結,會創造出參與的不同人格面向的組合,
以我自身的例子而言,
因為能量純淨了,心境上,感覺,到教堂就是連結上帝的恩澤,
而到殯儀館,我還是得處理許多,自小至大在社會普遍意識中學到的殯儀館禁忌.....
我得覺知自己被這些舊的殘餘概念所帶來的緊縮,然後,鬆開.....鬆開......
也就是說,追思一個故人,離世的好友,甚至是親人.....
可能在哪些場合舉行?
殯儀館? 教堂? 佛堂?
甚至,自己家裡? 咖啡店? 禮堂?
大多數的告別式或追思禮拜,之所以在殯儀館舉行,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遺體的事宜,還有瞻仰遺容的部分。 這部份,是除了自家有宅院之外的家庭,無法不借用殯儀館的功能的。
昨日我參與的經驗,是家屬已經走完這部份的儀式,
我們在結束後,有個聖潔的獻花儀式,
參與者每人在故人的相片和骨灰前方,獻上一朵白蘭花。
然後,故人的家屬與親友,則列隊在後方,送別賓客,
參與者可以和他們致意,握手,擁抱,或祝福。
也就是,遺體火化,以及,事後樹葬的儀式,由至親等人私下舉行,
而公開的朋友的追思,就可以單純許多。
♡♡
國內的生死學教育,最讓我景仰的余老師,在他的過世的種種儀式,也展現了很美好的典範。 因為摯愛與追隨余老師的學生眾多,也因此,家屬在整個過程,除了顧及家族與親屬的需求之外,還需要照顧到大眾瞻仰的需求。
余老師在花蓮的家,是一棟樓房,有一樓大廳。
而我們去瞻仰儀容時,就直接在余老師生前最愛棲息的椅子空間,
有了透明可看見儀容的冰櫃....
在家屬的帶領下,我們這些學生們,得以靜靜坐在老師旁邊,看著他的儀容...
而空間裡,則是余老師講課的聲音。
那次的瞻仰,是音容宛在的活生生體驗。
余老師的追思會,雖然我沒有親臨參與,
但是,我曉得,那是在老師任教的慈濟大學的禮堂,
滿滿的人,有很多人發表思念老師的講說,
有歌唱..... 一定還有獻花,還有種種讓人可以落淚感動寧靜,追思的時刻。
家屬讓每一次儀式,
都彷若老師還在的一次聚會,
這些聚會,是歡樂的,也有著眼淚,
有著食物,有著深夜聊天,訴說著夢想,緬懷著老師,
並感謝著,因為老師的大愛,而讓這群有理想夢想的人們,相聚在一起。
這真的是做到了追思,以及,相聚,好食物,美酒.....都是來賓帶來的,
好月色,聊天,說話......
彷若老師的恩澤長傳,就是透過我們這些喝著老師思想奶水長大的孩子承襲下去。
♡♡
昨天的追思禮拜,
有一段,是故人的兒子,親自剪輯與配音的「我的媽媽」
很像是婚禮上看到的ppt,
親友們又是愛又是淚地,回顧了所認識所愛的人,
從她小孩,到年輕,到結婚,到生子,到晚年的活動.......
她的兒子說:我的媽媽說,老天爺給她三個大禮物,
第一,是童年嚴格的教育,
第二,是壯年眼盲的考驗,
第三,是我這個兒子。
那一段,讓參與的人,真的不枉此行,
溫暖又毫無設防地,內心最柔軟的地方被碰觸到,
說的是,愛,是感恩,是懷念。
我好喜歡這個段落,所謂的「瞻仰儀容」,最好的典範可以是這樣子的。
♡♡
參加這樣的儀式,難免會遇到,「植入式的宗教宣揚」
無論是遵循古禮的道教或佛教儀式,有許多參與者生平不曾參與,卻在當天硬被架上的三跪九叩大禮,冗長的佛經或咒語。
或是,教堂的追思,難免要聆聽牧師或神父的講道。
我不是說,念經或咒語,是不必要的。
而是,這是否是故人本身也浸淫在其中,虔誠並有連結的?
時間的長度以及,介紹禮儀的過程,是否能讓參與者帶著柔軟心,敞開愛的感受,透過儀式來表達愛與追思?
合宜的能扣合參與者心流的宗教儀式,能提昇整個儀式來到靈性能量。
然而,若有宣揚意圖,或是,讓參與者毫無心理準備的強烈儀式......
則顯得失去人性接觸,而讓儀式空洞舉行,因為沒有參與者的愛與投注,
而失去了追思與緬懷的柔軟心........
♡♡
昨天,從朋友的追思禮拜回來後,跟孩子們談,「以後媽媽想要怎樣的儀式」時,
旦旦睜大眼睛,很認真地吸收各種知識,
而樹兒則顯得有些抗拒,他說:「媽媽,妳以後真的會死嗎?」...「唉呦,我知道啦! 」
這些孩子在不同人生階段,隨著生死知識和社會化的程度不同而有著對此類談話不一樣的態度..... 都是很好的。
就是當父母的我們,得一次次專注而輕鬆地,打開這些話題,和孩子分享。
讓孩子被教導的世界裡,有生的喜悅也有死的肅穆,有生聚的愛也有死別的光。
逐漸地,能在我們提供的教育場域,對於生,對於死,我們都如是地,
知曉,這是生命的自然歷程,
而身為人類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在每個時機,無論輕盈或困難,
透過儀式,透過溝通,透過清晰的知識與界線,來創造,愛的連結之場域。
♡♡
2007陪伴姑姑最後時刻:抽絲與紡紗
2007年姑姑:告別與放手
2008年:陪孩子拜別外婆
2011年:給我白玫瑰和鳶尾花
2013年孩子的阿祖:給阿祖的追悼文
Comments
You can follow this conversation by subscribing to the comment fee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