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五帶領讀書會,深讀「與狼同奔的女人」,我們已經來到最後一個故事,「無手少女」。 這本書讓我著迷之處,在於作者豐富的故事編織起容格的個體化知識,加上文筆的優雅迷人,還有作者本身實踐一個「野性靈魂」的示範,都讓我無比沈醉。
這本書,像是海潮刷洗沙灘一樣,她幾乎整合並重新整理了我之前的種種知識。 如果我現在新寫一本親職書,一定受這本書影響至深。
在我的靈性修行傳承中,一直走的是「活出自己的光。」
而這本書所使用的語言叫做「女人,活出妳的野性靈魂。」
野性靈魂到底是什麼?
活出野性靈魂的女人長什麼樣子?
活出野性靈魂的我,和「活出自己的光」的我,是同一個樣貌嗎?
靈性傳承以及「與狼同奔的女人」這訓練和知識,又如何偕同來支持我?
在「無手少女」這一章的童話詮釋中,我得到了清晰的啟發。
♡♡
無手少女,說一位少女,因為爸爸不小心跟魔鬼達成一個差勁的交易(在意識無知的前提下),用女兒換取了衣食無虞的好生活。 這少女,前幾次因為有了古老的密法保護,逃過了魔鬼的挾持,然而,在魔鬼的要求,父親的無助以及自己的默許下,父親砍下了女兒的雙臂。 女兒拒絕父母照顧終生的提議,用紗布包裹了斷臂,隻身啟程,流浪去了。
在這則故事,有兩段流浪的喬段。
當少女踏上獨自的旅程,將自己置身在社會之外,森林裡引路的是自己的心,而前來協助少女的是,白衣幽靈。 我個人認為,由於中文的文化,對於幽靈這詞,有鬼魂的懼怕連結,因此,我在後文,改用「白色精靈」來稱呼。 總之,少女放棄了來自父母的支持,獨自步入森林,而獲得了非人類存有的協助。
這是個非常清晰的比喻,「心靈放棄了社會舊我的支持,割捨了過去的牽絆,獨自進入深層無意識,在無意識的領域,靈魂自性的光,產生了引導與支持,帶領著心靈,朝向一個更完整的發展。」
於是,少女經驗一段奇異的經驗,與另一個世界的國王相遇,國王愛上了少女,保證不遺棄與深愛,娶少女為妻。
故事說到這裡,是一般童話故事的結尾,少女得到了國王的青睞,成為皇后。 然而,這則故事的基本精神是「毅力」,少女註定要走完個體化的全程,即使整合了國王的力量,還不夠,少女需要,完成「斷臂」的試煉,才會是故事的終了。
♡♡
相較於「獨自進入森林」,在「無手少女」的故事中,還有另一個需要注意的象徵意義,那就是,「魔鬼是什麼?」「什麼是跟魔鬼達成一個差勁的交易?」「什麼是被魔鬼狹持?」在「與狼同奔的女人」作者最經典的詮釋,也是容格學派,個體化最重要的發展方向,那就是,魔鬼的訴求是什麼?
昨夜,我從書本做了摘要,把一些特質做成卡片,給學員們玩遊戲。 我給了這些特質,要求學員們,將之排序,「什麼是對你重要的?」「什麼是比較次要的?」
這個討論非常有趣,舉例來說:
「純真的心」與「住在整潔的社區」你選擇什麼?
「財富」和「創造力」你選擇什麼?
「精明的能力」和「婚姻完整」你選擇什麼?
「被喜歡」和「擁有爪子和牙齒」你選擇什麼?
接下來,我們玩的遊戲,是把這些質地分成兩類:
左邊:「魔鬼想要從你那邊取走的」或是「魔鬼不想要你擁有的」
右邊:「魔鬼想要給你的」,也就是「魔鬼用來跟你交換的籌碼」
學員們大致都做得很清晰,符合個體化的大原則,大致上是這樣:
讀這本書已經超過半年的我們,很清楚,什麼是野性靈魂所具備的特質,那就是內在自身的真正力量。 而非外在的條件。 魔鬼的交易,經常是「給你財富,把女兒給我」
女兒,也就是少女,在書中象徵的是,「純潔的心靈」「可以發展成個體的無限潛能」
就像一個充滿決心,來到地球,提供自身光與天份,學習愛的純潔靈魂。
魔鬼,想要取走的,就是我們內在的真實力量,本能的知覺力,創造力與直覺。
而魔鬼,最好用的籌碼,就是那些,外在世界,人人艷羨的珠寶。
♡♡
我問學員,我們來選擇一下,你要哪種生活?
「一個靠自己的力量,清醒的覺知,感受得到痛苦哀傷歡笑的自己。」
「自食其力,發揮創造力,充滿熱情來過活。」
還是
「住在整潔的社區,衣食無虞,有社會認同,有人愛,獲得讚賞的生活?」
難以選擇的學員,問得最多的是,
「衣食無虞就沒有創造力嗎?」
「自食其力就沒人愛嗎?」
還有一個學員,把「被愛」這張卡片放大。
她說:「我可以選擇野性靈魂的生活,可是,如果沒有被愛,我寧可選擇另外一邊的生活。
♡♡
我回答說:「被愛」是個「結果」,而不是個「目標」
野性女人,不會把「被愛」當成目標,當成追尋。
她們會選擇「成為愛」「去愛」「愛的力量」為目標,而不是「被愛」為生命目標。
一個自身就是愛,擁有愛的力量,經常給出愛的女人,是野性靈魂的重點。
至於,這樣活出來的人,會不會被愛? 應該是自然而然吧!
然而,她一定不會被每個人所喜歡,可能有人害怕她,有人嫉妒她,有人不認同她,然而,她可以接納,不會受影響,因為,她不會把「被認同」「被喜歡」「被讚賞」當成她的生命目標。
♡♡
與狼同奔的女人,在教導我們的,是一種「生命的核心本質」
也就是,當我們選擇一個「個體化」的人生,就得要時時覺知,自己是否跟魔鬼定下了契約,把自由的權力讓渡給魔鬼,讓魔鬼有機會挾持我們。
一個渴望活出靈魂本質的女人,最大的誤解就是,
我需要放棄財富,而選擇自由。
我需要放棄被愛,而選擇做自己。
其實,不是這樣的。
而是,我不會為了財富,而放棄自由。
我不會為了被愛,而放棄聆聽真實的聲音,而活出虛假的自己
對於”財富、名聲、舒適”,我們可以向它敞開、允許自己擁有、感謝、珍惜.....
但不是,”追尋的目標”,”奮鬥的目的”。
核心目標,是最本質的東西: 屬於自身的力量,知覺的清明,求生存的本能,希望、信心、純潔的心。 熱情,活力,創造性的生命。
在童話故事裡,當少女的父親在森林中砍柴,遇到了魔鬼,魔鬼說:「你不用再這樣辛苦過日子了,只要你把石磨後方的東西給我就可以了。」 父親想說:「石磨後方?那不就只有開花的蘋果樹嗎? 有什麼關係,蘋果樹,再種一棵就好了。」
這個父親,並不是不愛女兒的父親,而是無知的父親,不曉得,石磨後方站的是女兒,不只是蘋果樹。 就像平凡的我們,我們不是不愛自己,只是,不曉得自己擁有的東西有多珍貴。
珍惜本質的自己,同時,迎接並照顧物質層次的穩固,是一種活著的方式。
當無法兼顧時,就是魔鬼(陰影)來探問的時刻,要選對邊呀。
不過,故事說了,選錯,其實是必然,那是,讓我們啟蒙的開始,發展完整力量的一整個旅程的起點。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