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神性母親給予的方法,使用吟唱曼陀羅的祈禱,支持我生活好多好多,
樹兒要升國中,媽媽開刀的復原,妹妹的傷心情事......
那些,小我意識無法觸及,個人能力無法盡力的關心事,我都把它交給神性母親了。
這個方法的源起,要追溯到4年前,這篇文章,把那個方法,用文字,記錄在這裡。
那時候,Sun Ya老師給了我一個知識,就是「神性母親的曼陀羅」,用這個曼陀羅,作為家中的一個神聖所在,佈置這個空間,讓家人們能夠在物質的世界,有個連結天堂,連結神性力量,連結神性母親恩典所在。
那個曼陀羅,是這樣佈置的:
- 用鮮花與石頭,做成對稱的曼陀羅圖案,圍成一個範圍,成為美麗的空間焦點
- 在裡面點一盞蠟燭,這蠟燭,邀請神性母親來到
- 「親愛的神性母親,我點燃這蠟燭,謝謝您的愛與光來到這裡,祝福我們全家」
- 在曼陀羅的周圍,放上兩個象徵:
- 象徵神性母親
- 象徵神性父親
- 接著,在取得家人同意之下,放置家人的隨身物品,象徵家人放入這光的守護圈圈裡
這個曼陀羅,是這樣使用的
- 這裡,成為一個聖壇的功能,靜心的地方,透過每天更換新鮮的花或花瓣,我們與神性的恩典連結
- 在這裡,是一個「與神對話」的空間,像是稟報神性父母,或者,向關愛我們的天使訴說一樣,每天,可以來這裡,與神對話。 無論是誰,都可以來這裡,這樣做。
- 逐漸地,家裡,就祈請了神的恩典,讓天堂的療癒之光下來,來到這個家,療癒這個家的關係,讓這個家,在神性的守護下
在我給出這知識時,成員們問的問題與我的回答,大概是這樣的:
- 可以不要用鮮花嗎?
- 請用鮮花。 其實很方便,去菜市場時,買一朵玫瑰,花瓣,就能圍成曼陀羅了
- 鮮花要每天換嗎?
- 花有能量,你可以感覺看看,枯萎了乾燥了沒有生命力了,就要換掉。
- 隔夜的花,若還很有能量,可以繼續使用,但依然,帶著愛,重新整理,用愛的能量,邀請光。 就像我們打掃廳堂,擦拭供桌一樣。
- 有一定要用什麼花嗎?
- 沒有。 甚至是路邊的小草花,當你誠心詢問,花朵願意提供她的生命獻給神與你的連結,也是很好的。
- 象徵神性之母,和神性之父的東西,有限制嗎?
- 沒有,由你來感覺,只要是純淨美好的感受,有那種fu,就好了
- 一定要每天設置嗎?
- 沒有規定一定要,當你想要的時候,設置就可以
- 但是,當你沒有想要或沒有需要,請不要讓它蒙塵,沒有收拾,沒有清理
- 如果我的孩子在外面念書,可以為他放東西在裡面嗎?
- 請徵求他的同意,「我把你放入祈禱中,讓神性母親的愛照耀你,好嗎?」
- 如果孩子同意,就可以放入,在你祈禱時,光,一樣,照耀在全家每個人身上
- 然而,最好的是:
- 孩子回來時親自放上去
- 孩子也明白,這樣的連結,並想要,自己擁有這種連結,那麼,孩子也能來這裡,與神對話。
- 如果,孩子不認同,也不同意
- 那就,不要放孩子的,依然,可以在家裡設置這個曼陀羅
- 請不要強迫,或,過度推銷,期望孩子過來
- 只有自由意願,才有純淨的祈禱
- 我一個人租屋在外,也能做嗎?
- 這是,為家庭而設置的,因此,請為全家而設置,不是個人。
- 如果是個人,其實,只要有自己的靜心習慣,開光門,點蠟燭,就夠了。
- 小家庭,核心家庭,是個清晰的單位。
- 已經有小家庭的人,若父母一起同住,那麼,也是一個家庭單位。
經驗1:
這個曼陀羅經驗,很重要的,是由每日或經常有靜心習慣的人來主持。
在我們家,也許是老公沒有這樣的經驗。
即使我經常這樣示範,孩子們,只有在「遇到困難事情」時,才會想要過來。
也因此,這個曼陀羅,一直沒有變成「全家的習慣」而只是我個人的經驗。
最後,我就放棄這個曼陀羅,每天,用我靜心的聖壇,成為與神連結的所在。
經驗2:
在我們原生家庭,當年,為了小弟的事情,媽媽真心地,做了好一陣子的曼陀羅。
後來,也因為,與神連結不是媽媽的習慣,祭祖或拜拜,也就是一種責任的感覺。
對媽媽來說,也是「有事求神庇佑,沒事快樂過日子」的習慣,
因此,那個曼陀羅的地方,蠟燭,個人信物,後來,就逐漸蒙塵而不美了。
於是,在某一天,我回娘家時,自行清理了那個桌子,這曼陀羅,也就沒有在娘家出現。
現在,我的理解:
原來,這個曼陀羅,其實,是要營造一個,「神活在我們家中,成為我們的家人」的一種意識。 遇到事情,知道,有神可以支持。 在睡覺前,知道,神能幫我們保管並照料日常責任,於是,我們可以放輕鬆完全睡著,無需在睡夢中依然勞苦。 在每日工作前,明白並相信,每個動作有神在幫忙,每個時間,有神在看顧。 也就是,這個方法,提供一個「確保當我們這樣做,能夠與神連結」的通道。 然而,這通道有多大,有多亮,有多頻繁地與我們同在,依然在我們的小我意識,在家庭的集體文化意識。
不要說家裡的孩子,或是我母親,連我自己,即使有每日的靜心習慣。 也還是有「有事求佛拜神,沒事快樂過日子」的就有習性。 因此,這個曼陀羅的好方法,在最初的清明意識被設置後,我們又會落入,掉入,日常生活的舊習慣,而遺忘了祂。
其實,遺忘的不是曼陀羅,遺失的也不是這個儀式。 真正可惜的,是我們遺忘了時刻把神性意識帶回日常經驗,真正失落的是,我們遺失了隨時與神連結,對話,祈禱,信任,交託的日常習慣。
一個家庭要被療癒,可以從醒覺的人開始,而在這個時代,通常女性會早一步,想要找回這個古老的神性連結。 然而,女性如我,又是最常被日常勞務給壓著,扛起全家生活服務的擔子而沒有休息的那個。 也因此,很容易,落入,沒事舒服過日子,早點休息,多陪孩子做功課,......,而把曼陀羅放在後面啦!
尤其,當丈夫沒有加入這樣的流,孩子也不會自然仿效.....久而久之,這個覺醒的妻子母親..... 因為孤單,因為沒有參與.....除非熱情與信心滿滿,否則,很容易就不了了之。
神性母親給了我們一個好工具,這工具,是可以在這樣的舊結構下,逐漸地,把尋求神性支持的意識,帶回家中,成為全家的集體意識。 當全家的集體意識都回到了神的庇佑,家中的每個人,就更能走在自己神性的道路上,事事有光的庇佑與照顧。
而在實踐上,因為這個曼陀羅,的確是更需要集體意識的參與。 所以,在實踐上,我會這樣推薦:如果,努力一陣子了,家裡一直沒有其他人來加入。 請使用,「神性母親吟唱的曼陀羅吧!」(參考這篇文章)。 偶而,在特別的時刻,也許是生日,特別的紀念日,節日..... 好好地把這曼陀羅拿出來,做一個全家的祈福,就是一個美好的烙印,一次次,讓這美好的祝福,一步步地,意識覺醒。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