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我為妳點亮這盞蠟燭,這火光連接妳的過往與未來,
親愛的,我為妳點燃這火光,這火光是我的愛,是我們的靈魂的源起,
親愛的,在妳失落的時刻,在妳勇敢的時刻,在妳被蒙蔽的時刻,在妳清醒的時刻,
請記得,永遠永遠,我的火光與妳分享,而影子,渴望的只有光。
請記得,妳的火光,就在妳的內心,永恆不滅。
為妹妹寫一首詩,
為大夥兒,記錄下,光的方法。
♡♡
這幾年經常經常使用蠟燭,
蒐集等著要回收的茶燭鋁殼,經常是一袋袋的計算。
對我而言,點蠟燭是”擁有火”的最文明方式,
純淨的火,是光。
純淨的火,是愛。
有一個古老的冥想,是點一盞蠟燭,凝視火焰,直到你閉上眼睛,心中也有這火光為止,
等到你心中已經有這火光之後,就可以閉上眼睛,與內在的火光相處。
如果一下子,你感覺不到心中的火光,模糊或滅了,就只要再打開眼睛注視火焰,直到.....又再次閉上。 就這樣,一開眼一閉眼,直到,內心的火焰,成了永恆。
無論何時,當你閉上眼睛往內看,會看到或感受到,內心的長明火光。
這內心的火光,就是心之光,也是我們自身的愛。
而外在的燭焰,是如此象徵,又如此真實能量般地,映照了我,呼喚了我,啟悟了我。
也因此,點蠟燭,成為一種儀式,喚醒內在火光的最簡單儀式。
♡♡
一般人的日常生活,點蠟燭,大概就幾種可能:
生日蠟燭,去廟裡或教堂點燭祈福,營火晚會的氣氛營造,浪漫的燭光晚餐.....
或停電的時刻。
生日,為活過的生命點光,
祈福,以光來向神訴說,
集體的情感團聚,浪漫的燭光晚餐,用火光喚醒古老的美好感受.....
停電的時刻點蠟燭,是非常象徵的,斷了現代的電子光源,而回復到古時候的火焰光源。
我的老師說,以靈性的眼睛來看,電燈不是光,是看不見的,只有火焰的光才被看得見。
生日,為我們的歲數點燭光,多少歲數點多少根蠟燭.....,這一直是我甜美的記憶,
現代人,用數字的蠟燭,在剛發明時是一種驚訝,巧思,好玩.....
久而久之,當我問店員「有沒有細蠟燭」「沒有」,拿了數字蠟燭,就是”只好如此”的感慨。 而我們家的孩子,已經沒有,滿滿蠟燭的生日蛋糕的經驗了,
最簡單的生日蛋糕,沒有奶油花飾妝點,而是用滿滿的蠟燭裝飾,是童年最美好的記憶。
現代人,連元宵節都不用蠟燭,而改成電子燈泡了~~(唉!)
對我而言,元宵節的燈籠,象徵著照亮前路,
「親愛的光世界,這一年,我的道路,請多照亮了。」
這是我們的失落,失落了為生命點光的經常性儀式。
♡♡
在工作時,點燭火,邀請光世界的陪伴。
點一盞火焰,邀請天使或光老師的支持。
在惦念一個親人時,為他點火祈福。
在儀式時點蠟燭,使用火來邀請光源,形成好能量。
在靜心時點燭,與光共處。
在泡澡時點燭,關掉現代世界,安靜地回歸古老心靈。
在廁所或房子的角落點蠟燭,除了用光照亮之外,還能去除臭味。
♡♡
為了安全,點燭火時,一定要用燭杯。
我擁有各種燭杯,一概是透明的美麗物品,洗乾淨了,光看就神清氣爽。
有幾組特別高的玻璃罩,用來防風,開冷氣或戶外,特別有幫助。
有時候,臨時外出,忘了帶燭杯,我確認,自己會守護在旁,點火也是安全時,會用一個大硬幣墊底,避免讓地板或桌面過熱。
點蠟燭,我喜歡用火柴,而捨棄打火機。
誠如火光比燈光更有光,
原始的火柴起火也比火石與汽油的起火更有連結。
火柴可以在珍貴而罕見的傳統雜貨店買到,金燭店也還會有,禁煙盛行之後,咖啡店已經很少拿得到漂亮的火柴盒了,設計感十足的火柴盒買了還會捨不得用不夠經濟。
♡♡
點蠟燭,若加上有意識的祈禱,就定義了光的來源,
也促成了被光滋養的我們,升等的享受。
點亮火焰,邀請光世界的協助,在點火的同時,我這樣說:
「我點燃這盞燭火,謝謝ooo的陪伴,這火象徵您的臨在。」
- 像是:「我點燃這盞火焰,謝謝天使的陪伴,這火象徵你們的存在。」
- 像是:「親愛的菩薩,我點燃這火焰,謝謝你的光陪伴我的小弟,引導他,陪伴他,起心動念,都在您慈悲的帶領中。」
- 像是:「親愛的耶穌,我點燃這燭火,邀請您的臨在,謝謝您的光來到這曼陀羅,祝福我們。」
- 像是:「我在這裡點亮一盞火焰,謝謝光盈滿這空間,帶來明亮與芬芳」
- 像是:「我點亮火光,為我的媽媽祈禱,親愛的神呀,透過這火焰,您聆聽我說話,我的媽媽車禍後開刀,謝謝您把這個療癒和康復的過程,帶回慈悲與恩典中。 帶領我們學習,讓每個參與這件事情的人,都得到愛的支持,在愛中成長與被療癒。」
♡♡
在聖火,AGNI教我們,開光門的方法。
用兩個蠟燭,水平在前方擺開,點火時,由左方點亮,把火焰拉到右方蠟燭,一併點著。點火的同時,這樣祈禱:「用光與愛,我為靜心的時光,開啟光門,謝謝光的來到。」 於是,這兩盞蠟燭以及點亮時劃開的圓弧,成為一個光的門,光流的入口,天與地的連接。 在靜心時光結束時,請務必要有意識關閉光門。 關閉光門要先吹熄左方的蠟燭,然後吹熄右方的蠟燭,同時這樣說:「現在,我關閉這光門,謝謝光的協助。」
有了光門的支持,靜心時刻的時空,盈滿更多的光,邀請更多光存有的陪伴。
有了光門的定義,在這個時空,就是靜心,不做別的事情。
使用光門有幾個心得,化為叮嚀,寫在這裡:
- 要定義清楚,開光門用來作什麼,具體定義。
- 做個案前,「....我為ooo的個案時間開啟光門,謝謝......」
- 寫文章:「...我為寫文章的靈感開啟光門,謝謝.....」
- 既然定義清楚,就要嚴謹遵從。 開了光門陪伴寫功課,就寫功課。 中間去廁所喝水無所謂,接了電話長長聊天然後又在網路上閒晃,就有些偏離道路。 倒不如,關閉光門後,再次開啟。
- 如果事情做到一半,有一盞蠟燭燒完了,就請關閉,重新開啟。
- 開光門沒有空間上的禁忌,倒是,光門前方,有意識地,有人在,專注地從事活動,才是敬意與感謝。
♡♡
長年,我使用白色的茶燭,因為經濟方便,而白色的火焰,最為純淨。
有人不喜歡石蠟,會去找酥油蠟燭,或是豆蠟或蜂蠟,都是好選擇。
有顏色或有香精添加的蠟燭,若你喜歡,也是很好的選擇。
節儉的人覺得每次茶燭都會有用不完的一丁點兒,選用了杯子酥油蠟燭,也很美。
而我則是做回收,把鋁殼壓扁蒐集整袋成為金屬回收,剩下的殘蠟,入鍋融化,滴入香芬的純精油,放入杯子裡,加上燭蕊,就成了下一場光的盛宴。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