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樹兒因為某事很傷心。 這孩子,已經有鋼鐵男子的初始樣子了,並也保有一棵柔軟的心。 而這般柔軟脆弱,大概就是在我面前才可以沒有遮掩吧!
♡♡
在他傷心時,阿嬤在一旁安慰勸說,爸爸和我試著聆聽,也做了理念的澄清....
然而,他的傷心還是一波波,看起來就是心很痛很痛的樣子。
於是,幾乎累斃的我,挺直了精神,與他對話。
♡♡
這個引發他傷心的情境是:在吃飯時,幾個阿姨,在距離他3公尺左右的地方,問展爸:「樹兒長這麼帥,在學校會不會有很多女生喜歡他?」
我不曉得之前展爸怎麼回答阿姨們,然而,我的確有意識,這孩子聽得到我們在討論。
我加入了談話,我沒有回答她們,而表達的是:「我喜歡這孩子的是,即使遇到朋友抵制他的危機,他也很輕鬆不為所動。 或是,有人或沒人喜歡他,他也沒有差別...... 」
那時,我想和朋友們討論的是,一個孩子,可以不怕不被喜歡,可以不在乎別人多一些喜歡他,是一種可以很安穩歸於中心的自在狀態,這是教養的重要立場。
♡♡
然而,我也楞住的是,這個不會輕易受朋友影響,可以很是自己,不受環境影響太多的孩子,是怎樣,會這麼傷心,當聽到別人議論他。
所以,1個小時後,當他傷心起來,我也楞住了。
第一個反應,我竟然是檢討自己,當時,是否也議論了他?
阿嬤笑笑說:「她們是稱讚你呀,沒關係啦!」
爸爸說:「這樣的事,你應該會經常遇到。」
我與樹兒做了核對,才明白一件事:
從小到大,在阿公家,那些年紀足以當樹兒阿嬤或媽媽的護士阿姨們,經常開玩笑:
「帥喔~有沒有女生喜歡你呀?」 這種詢問,其實他是不喜歡的。
我記得,會這樣問我們的阿姨們很多,只不過,大家都會偷偷地,小聲地,私下問我:「在學校會不會有很多女生偷偷喜歡他?」我的答案是:「不知道耶~應該有吧~ 不過,這不影響他,他的好朋友,只要喜歡踢球的,都會是好朋友。」
這應該是第一次,他不是感覺到有人小聲在背後好奇。
而是,聲量沒有壓低,距離很近的討論。
我終於瞭解更多,而讓孩子說出:「我寧可,她們說我足球踢得很好,或是,足球踢得不好,都沒關係。 就是不喜歡被說,我帥或不帥。」
我問:「所以,你想要被看見的,被討論的,是你真正努力下功夫的地方。 你想要,別人透過你的努力來認識你,不是,只看到你的外表,卻看不到真正的你,是嗎?」
這孩子很快地,點點頭。
我明白了,這孩子,不愛別人用投射的迷霧來認識他。
而是,喜歡被人花時間地,真正認識他。
這是很棒很棒的堅持,不要被”物化”的堅持。「親愛的孩子,媽媽愛你,喜歡你這個樣子,堅持與人真誠相遇,堅持真誠去了解深度認識別人,這是最美的,無論你多帥,這份美麗,更是永恆。」
♡♡
“物化”的意思,是「我們沒有真的打開眼睛去看,打開耳朵聆聽,來與別人真正的樣子互動,而是,把他人當成自己需要的滿足源頭,或是,用自己內心需求或陰影的投射來與人互動,這些,都是物化。」
男性習慣在報章雜誌上,觀看女性的身體,藉此,感受到快感,或甚至有遐思....這就是物化女性的身體。
妻子習慣要求丈夫,要賺錢回家,而沒有體諒看見,丈夫在賺錢過程中,的感受,的觀點,的辛苦,的滿足,在意的有知覺的,都是有沒有錢....這也是物化。
當我們看著明星,喜歡風迷他們,卻對於他們的八卦有很多評斷,這也是物化。 我們把自己的完美形象投射在上面,而不喜歡也不允許,甚至感覺自己有權力評斷他們的私生活,對於他們真實的樣子,沒有敞開心來理解,來認識,背後,屬於自己也會有的人性,這也是,物化。
我喜歡星巴克,是因為,在商業行為的互動中,有人與人的互動。
在那情境中,我不會把自己物化為消費者,而他們是服務生,而是,不曉得為何,在其中,他們和我,像是認識的朋友,我們只是藉由這樣的商業結構,創造機會來互動。
我們會喜歡,有閒的時候,蹲在菜市場和賣菜的歐巴桑聊天,問問今年的收成,這就是人與人的互動。 而我們在超市,趕著買菜,趕著付帳,買完菜甚至連剛才找錢給你的收銀員,長相如何,今天快樂嗎? 這就是物化。 我們把自己物化成一個消費者的角色,也把對方物化為一個提供功能的客體而已。
記得,在我寫推薦序「心態療癒經典:12天轉化自我,走向愛」這本書中,提到一個故事。
在一家高級餐廳,有客人抱怨其中一個女服務生,沒有笑容,一臉沈悶。
這時,經理到了歉,解釋到:「這位女服務生,其實剛剛失去母親。」
於是,這客人,就釋懷了。
我們期望服務生要專業充滿笑容熱忱可掬,這是自然而然的,那是我們的需要。
然而,我們不允許服務生沮喪的臉,甚至因此而責怪不原諒,就是物化一個人了。
而能解開物化他人的關鍵,就是敞開心,真正去了解他人。
能夠在喪母之後繼續維持開朗的服務生笑容,的確是個專業。 但若是,沒有機會容許自己傷心,容許自己沮喪.....時刻都保持專業笑容的外貌,就是物化自己了。
對我而言,遇到一臉沈悶的服務生,自然沒有被接待到,然而,若能放寬釋懷,甚至有一兩距關心的詢問,就是人與人的溫柔相待了。 又或是,不去詢問(有時反而不洽當)而是給一點溫暖,給一點微笑,給一點人與人的連結,這就是把自己當成人用愛對待自己的好存在狀態了。
♡♡
我想了兩天,百思不解,問展爸:「為什麼會有這麼多阿姨,問過我們,這個問題呢?」
即使我50歲了,在公開場合,遇到讓我感覺很好的帥服務生,在內心都還是會有一點點小女生的心碰碰。 然後,我會承認,「歐~自己還很遜,被吸引了。 真好,還有年輕的羞澀。」 或是,看到真的很美的年輕少女,也會多想看幾眼,然後,我會承認自己:「哎呀,還是羨慕吧! 還是被激起那種青春的渴望吧! 接納自己的功課,要繼續做喔!」 我會明白,那是自己的自我期待,或是,青春激素還在作用。 然而,無論如何,我會覺知自己的衝動,並且,充滿溫柔地對待自己,把自己帶回我原來的情境中專注。 我猜,被人觀看,無論是被覬覦,或是,被欣羨,這樣非人對人的關懷,而是物化的投射,都不是他人需要的,所以,我留意並溫柔地帶開自己,即使偷偷地,都不給這世界,"物化他人"的能量。
展爸說:「理書,這就跟男人喜歡看美女是一樣的。 現在,風氣比較開放,女生也可以風迷花美男,就像我們會關心明星的八卦一樣,現在,只不過女性更不需遮掩而已。」
我想起那天在7─11等影印,看到一張韓國男星的演唱會海報,票價居然是2500起跳,我盯著那張海報,看著那張臉,認真穿過他的眼睛感應他而感受不到熱情與靈魂滿溢,猜想,那些買這麼貴的票,來看他的,可能,迷上的,是他演戲的形象和看起來無瑕疵的皮膚和五官吧!
♡♡
那天,明白,原來,兒子渴望,與人真誠的相遇,
渴望,人們認真看見他的努力,覺得,這孩子這樣的需要,真是好。
懂了他之後,我支走了所有的人,好好地,用心,唱歌給他聽。
歌聲的流與光,安慰了他,穿越所有的語言和他的腦袋,直到傷心本源。
他平靜了下來,而我,在內心的影像中,比較了解他傷心的來源。
等他平靜下來,我跟他說:
媽媽要說:事情會讓人傷心,因為,外面的情境打開了你裡面的痛點,而這個痛點很多傷痛,所以才會這麼傷心。
媽媽要說:感謝這個情境,讓我們有機會,把歌聲唱到你裡面的痛點,現在感覺怎樣?
他點頭,表達平靜多了,而他能聽見我說話,也是一種回饋,表示,他真的平靜下來了。
媽媽說:當阿姨們在說話的時候,你感覺不舒服,你第一個可以做的事情,就是擴展愛,把自己保護起來,用心輪的光保護自己,那些話語,如果有不是愛不是光的,就不會碰觸到你了。 我們來練習吧!
於是,我帶著他,回到讓他被刺傷的情境,帶他練習擴展愛之光,用愛之光包圍自己,然後,重播那些刺傷他的話語....藉此,讓他練習,別人可以議論他,別人可以討論他,然而,在自己愛的光中,他不會被不是愛的能量影響。
這次,在冥想中,他好多了,那些原來會讓他傷心的話語,在我重播之後,他已經能在平靜中聆聽,不會感受到傷心了。
♡♡
對當媽媽的我而言,對於兒子的整體存在,無論是他的內心柔軟,或是,他熱愛足球,還是他朋友眾多,有時自我感受太輕易良好...... 都是接納的。
然而,我明白,活在我們的社會,無論長得不討喜,或好看而引發別人的想像,都是要練習適應的。
當媽媽的我,在意的是,這孩子,對於被喜歡與被討厭都很淡定,而且,又不會太遲鈍而傻楞楞地讓女生誤會....就夠了。 我一教再教的,都是,「....的行為,會讓女生以為你對她有特別的意思,因此,要留意,不要不經心這樣做,知道嗎? 除非,她在你內心,真的很特別很特別,而你想要,真的真的有許諾地,跟她繼續靠近,才可以這樣做,知道嗎?」
然而,他還有個爸爸,這爸爸的教導,和媽媽的教導,有時候,很有趣地不一樣。
有一次,我先陪孩子們看一部動畫電影,電影中,那個帥帥又英雄,來自異世界的男孩,跟女主角說:「閉上眼睛,我要給妳一個祝福。」然後,就輕吻了人家的額頭側邊。 這女主角當場臉紅害羞逃走,而這男生幾分鐘後就死了.... 於是,女主角真的上天下地,走上了追逐之旅。
在那個吻以及女主角的臉紅慌張的瞬間,我立刻說:「樹,看到沒? 這種動作對女生影響太大了,千萬不要輕易對女生做。 」
然而,在隔日,因為動畫太好看了,我們3人又陪展爸看了一次,看到這橋段,當爸爸的居然立刻說:「兒子,看,這一招要學起來。」
我其實是喜歡,孩子們有這樣的媽和那樣的爸。
展爸經常說:「妳是我見過,最正的人了。」
也就是說,我太正直,太無趣,孩子如果只是我的孩子,應該會成為一個不好玩的孩子吧! 而展爸,知是非又有點邪氣,很愛玩又負責...... 因為有這樣的爸爸,這孩子,才會是,寬闊好玩有趣的孩子。
♡♡
讓我們回到那天,當我唱完歌,他平靜之後。
我說:「五月天的阿信,有沒有經常要被人議論?」
他點頭。
我說:「你猜,認識媽媽的人好多,有沒有可能,有人在背後議論我?」
他點頭。
我說:「所以,我們活在人群中,就是會被議論,因此,我們一定要學會,在這種情境下,怎樣穩定下來。 我們不要去說這樣的人很糟糕或很討厭,而是,明白,這樣的事情,是人性的一部分,而我們,學會與這種情境,相處,你說好嗎?」
當我們聽到別人在議論我們,第一步,就是擴展心之光把自己包住,提醒自己,不是愛不是光的,都不會進來。
如果,你還是受傷了,那表示,你的愛之光,可能還要經常鍛鍊。
還有,你內心可能有愛的裂縫,抓住這樣的事情了。
這樣的議論引發你的內心裂縫,而不是,這樣的議論傷害你。
知道嗎?
別人的語言,如果你會抓住,感受到被刺傷,一定是,有些自我期待或對他人的期待有落差,需要了解,或是,自我保護的能力要促進......
無論如何,過濾掉他人的能量,單純的文字訊息,都可以促進自我認識。
能聽到別人的議論,是好的,可以多了解自己的存在,怎樣對別人產生影響。
我們可以檢查那些傷,藉此,當作一個機會,來療癒自己。然後,我們可以好好去了解,說這些話的人,藉此,我們更了解並接納人性的各種面向,下次就不會受傷。
如果,有天,你夠強壯了,不要沉默地聽而自己不開心,而是,走上前去,打聲招呼:「嗨,你們在討論我是嗎?」 然後,打開一場對話,表達你不喜歡,這就很強壯啦!
♡♡
寫完後,更懂自己一些。
自小開始,沒人教導,就自然會有「紅顏枯骨」的深刻印記。 因此,我教導自己,「要追求更永恆的,而輕鬆放下,這些,會流轉的無常」 對我而言,臉龐,皮膚,年輕,都是會流轉的。 孩子們,應該,本質裡,被我這樣教導吧! 更重視自己真正的努力,珍惜與驕傲那些汗水,是否輸贏,都是回饋。 在乎自己的靈魂是否滿溢,在乎自己是否能用愛與人相遇,那些是否被喜歡,那些是否美或帥,都是短暫的呀。
怪媽媽一個。
Comments
You can follow this conversation by subscribing to the comment fee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