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日本神戶大地震,32萬人房屋受創,4萬多人受傷,6千多人身體死去....
2000年,日本暢銷小說家村上春樹,創作了「神的孩子都在跳舞」這短篇小說集,10篇故事中有5篇說的都是地震相關的人事物,村上春樹寫的不是受災人,而是,地震外圍的日本人,小人物的生活與關係,原本還能好好活著的生活,因為地震的震盪,那些底層的沒有面對的,虛無的存在意義的追尋的,都冒上了檯面。 這些受震盪的心靈因而有了生活的變化,可能是忽然想要離婚,可能是報復心、虛無與平凡感...都被震到檯面上了。 這些人性的陰影和陰暗,正如地震把無常的陰影震到檯面上來,這打開的追尋之旅要怎麼進行,怎麼找到意義? 村上春樹的小說,是不能轉述的,只能朗讀,透過字句,進入他的心靈現象場。 而最讓人著迷的題目,「神的孩子都在跳舞」,這神的孩子是誰? 故事中的男主角,名字叫做”善也”,父不祥的孩子,「我的爸爸是誰?」 純真的孩子問媽媽。 媽媽總是說:「你的爸爸,是天上的那個。」 於是,小男孩的善也,內心相信,自己就是神的孩子。
2005年,出版了四張專輯的五月天正值他們創作的頂峰期,創作了同名專輯:「神的孩子都在跳舞」這5個充滿飛揚氣息的年輕人,和中年的村上春樹不同的是英文翻譯,小說的英文翻譯是:「All God’s children can dance.」 而專輯的英文翻譯則是「Falling Angles with Flying Soul」 很阿信個人宣言的倔強,很創作家夢想的約翰藍儂都誕生於這張專輯。 而村上春樹的虛無感在「晚安地球人」則說出了被飛彈威脅,環保憂患意識的危機感。 「讓我照顧你」則回應了,人與人之間的溫度。
2014年八月,人在美國修行,剛從搬家的餘震中喘息的我,被基金會的秘書追逼「九月份的演講海報」。 七月,我整個人在搬家,當所有的雜物都從櫃子收納盒中攤開在客廳的歲月,有如地震般滿目瘡痍。 要整理出新的格局,正如同要整理出新的我一樣。 從親職講座到靈性講座,從心理治療到靈性老師,我需要整理的大概念也像搬家的拆箱重整一樣,正翻飛地充滿我。 演講海報??? 給我一張圖片呀,給我一個標題,親愛的神,我這樣祈禱著...... 然後,我輸入關鍵字,”Heavenly home”和”God’s children”,google化身為神的通道,回應了我。 一張藍天的彩色氣球房子,以及「神的孩子都在跳舞」串起了我演講的流,創作泉湧,六週的主題很快就定好了。
九月份,要準備演講的我,又困住了。 覺得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 在內心很篤定的我卻一下子找不到怎麼傳遞。 想說的在我心中,像是上好的食材花了我靈魂幾千年來準備,然而,根據觀眾的喜好與胃口能烹調出爽口而易消化的知識,卻需要創作者的靈感,需要投入人間的時間來準備.... 給我一部電影來詮釋嗎? 然而,這是我第一次,找不到電影。
「神的孩子都在跳舞」的第一場,「我們都是神的孩子」這題目,多簡單又多麼難呀。於是,我探尋最深的自己,祈禱著:「親愛的大地母親,我是為你而說的,是否,現在的你,也有如我一樣,神聖的本質已經在核心了,然而,地表,竟是千頭萬緒,千瘡百孔....人類意識的殘渣與神性之光的合一與展現,其實已經火速進行了。」 似乎,要帶領人們回到神聖意識,並讓自己能活出自己的神聖意識,最重要的,是每個字,每句話,都在自身的神聖連結的源頭之中。 透過連結我的源頭,為自己來寫這份講義,是個最好的鼓舞。
為了找故事來詮釋概念,忍不住我去看「上帝之子」,然而,這電影雖然有幾幕很動人,也清晰地言明上帝之子的重大連結,然而,故事的時空背景在2000多年前的人類歷史,在那裡,耶穌與神連結,而這世界的意識,卻還在各種我們被綑綁住的舊有的意識中,人們被權力結構箝制住,因而恐懼和慾望主導了許多決定。 電影中,黑暗與光明似乎是對比的,放在我們這個時空,實在難以詮釋「我們都是神的孩子如何活在2012之後的時空。」 於是,我轉而尋找村上春樹。 這日本的中年男子,是勇於面對人性虛無和陰影的勇者,在他的文字中,沒有逃避過人性的慾望和影子,卻也從沒有被淹沒,總會在虛無中,用吉光片羽的當下領會,帶入生命的顏色,而讓主角有繼續活下去的勇氣。
我認為,村上春樹的文字,更可能描繪出這個時代,這個當下,神性意識活在人類的身體裡,而我們這個身體以及意識,同時存在著樹百億年來人性的種種意識,以及動物演化的歷程。 「我們都是神的孩子」這句話在每個人的內在,以不同層次的現實呈現。 對很多人而言,這是個哲學假設,是呀,我知道,我知道。 然而,當我們把放大鏡看到他們的生活時,卻知曉,在日常生活的每個言行裡,他們依然生活在生命短暫物質生活重要的前提下。 我說,「神性存在於其內,是個潛能,卻不是已經被活出來的元素。」 我會說, 「領導能量是什麼?」 是這場演講的主旨。 「我們是神的孩子」對很多走靈性道路的人,則是個非常願意擁抱的真理,是個非常浪漫的想法或感受,「我是獨一無二的」在閱讀文章在好端端的表達時是這樣,然而,當內在還沒有完全整合的時刻,在許多挑戰浮現上來的時刻,如何讓神性意識,在真實生活中成為推動的力量,則是修行的下一個重要目標。
神的孩子都在跳舞,善也活到了青春期,就無法滿足於,「我的爸爸是上面的那個」這個說法,「我的爸爸在哪裡」成了他生命中的一個奇妙的空點,因為沒有東西填充,因而變得很奇妙,既是空虛又是奇異點。 媽媽終於說出了事實的面向,那是媽媽在二度墮胎後,開始跟幫她做此手術教導她要避孕的醫生交往起來。 這個自認避孕滴水不漏的醫生,不肯相信這孩子是他的,而善也的母親,也在此被打擊,因而想要自殺。 後來,是牧師田端勸說這年輕少女,她說:「既然都嚴格避孕了,妳還會懷孕三次,妳能說這是偶然嗎? 三次,是上方的意思,是”上方”要你懷下這孩子的。」 母親說起了這生物上的父親,是個右耳垂被狗咬掉的男人。
小說的一開始,善也墜落在自己的虛無中,要去上班嗎? 昨夜的素醉與頭痛..... 雖然遲了一個上午,善也還是決定去上班,而在電車上,他看到一個右耳垂不存在的男人,於是,開始了他的追逐之旅。 到底善也在追逐什麼呢? 曾經,善也相信天上的那個就是自己的爸爸,然而,他的理性和身體需要一些證明,於是,熱愛棒球的他,祈禱,上面的那個,可以讓我接住給從來接不住的高飛球嗎? 然而,善也手往上舉,球並沒有自己飛到善也的手套裡。 對比的是,上帝之子這部電影,在詮釋五餅二魚的場景,當耶穌把空的魚籃餅籃往天上舉時,天上的父讓籃子充滿了魚和餅。 如果在祈禱當時,善也真的接住了球,那善也的人生有什麼不一樣? 然而,善也的生命,就是在這樣的懷疑與尋找中前進。 他尾隨了那個男人,不可思議的尾隨,追到死巷,鑽過一個小洞,他竟然來到了一個棒球場,空無一人,而天色也暗了。 這個男人消失無蹤。
就這樣,來到這陌生的棒球場,但男人的影子一失蹤後,一連串行為的重要性就像配合著那個一樣,在他心中突然變得不明確了。 意義本身已經分解掉,無法復原了。 就像過去能不能順利接住外野高飛球,對他來說是個攸關生死的重大懸案,然而,那終於變得不再重要一樣。
善也問自己:「我過去到底對這件事追求什麼呢? 我是否想要確認已經在這裡的類似聯繫之類的東西? 希望被編進之一個劇本之中,被分派到一個更完整的新角色是嗎? 」 善也想:「不是這樣,我所一直追逐的,也許識相我自己所抱有的黑暗的尾巴之類的東西吧! 我碰巧看見了那個,於是追蹤下去,抓得僅僅的,並且,最後再耕身的黑暗中被放掉。我也許在也不會看到那個了。」
就在這個奇異的棒球場,在過去黑暗的尾巴忽然空掉的瞬間,善也站上投手板,往事回憶翻湧.... 他開始跳起舞來。 他在投手板上試著團團轉著兩臂,腳也配合著有節奏地往前踏一踏,往旁邊伸一伸。 這舞蹈班的動作繼續一會兒之後,身體逐漸暖和起來,作為生物體器官的正常感覺回來了。 頭痛也幾乎快要消掉了。
對我而言,這是個沒有過去和未來的重生時刻,在這個時刻,他完全專注在這個當下,.... 閉上眼睛,一邊感受著白色月光照在肌膚上,善也一個人開始跳起舞來。 深深吸氣、吐氣。因為想不請配合心情的適當音樂,於是,配合著風吹草動和雲的流動跳。 中途,好像有人看他跳的感覺。 善也可以清清楚楚地感覺到,在某人視野中的自己。 他的身體,肌膚,骨頭感覺到這個,但這都無所謂了。 不管是誰,想看就看吧! 神的孩子都在跳舞啊。
..... 身體畫出幾個圖形,有變化,有即興....韻律中有韻律,韻律間有看不見得韻律..... 各種動物巷影子畫般悄悄地躲在森林裡。 其中混合著見都沒見過的恐怖野獸。 他最後能夠穿越那森林嗎? 但他並不害怕,因為那是在我自己心中的森林。 是以我自身造型出來的森林。
在村上春樹小說中的善也,和耶穌不一樣的,是他是個平凡人,他心中有個森林,其中混合著見都沒見過的野獸。 過去,在這領悟前,他生活在森林中,被野獸追逐著.... 而此刻,他知曉,那是以自身造型出來的森林。 能穿越那森林嗎? 他不害怕。
耶穌是個象徵,是個原型,是我們內在擁有的一部分。 而同時,當個平凡人,最美妙的是,我們內在同時有著黑暗森林,有著野獸,有著各種奇特或奇妙的造型。 在「上帝之子」的電影裡,黑暗在外,是迫害耶穌的猶太祭司或羅馬提督或是宣判他死刑的無知群眾.... 而在現代,黑暗雖然依然在外,在強權的結構,在吃人的金錢遊戲,在壓迫人的世俗慾望競賽.....然而,重要的是,若我們內心沒有黑暗,也就不會跟著勾上。 而我們內心之所以有黑暗被勾上,是因為一個更大更大的理由。 這些黑暗,也想要被愛,也想要回到光中。
在「上帝之子」的電影中,讓我非常動容的,是在長達60分鐘的逮捕審判和酷刑的苦路之後,渾身是寫的耶穌,往上面祈禱說:「天上的父啊,請原諒他們,因為他們不曉得自己在做什麼。」 這是一份慈悲大愛,以一個世人眼中看到的無辜而受罪,對他不是重點。 重點是,透過這過程,他把原諒和愛,把上方的光,祈禱到這些人類的黑暗行為之中,於是,在能量層次,他為我們帶走了許多人類承擔在潛意識在社會結構中的業力。 愛自己,愛自己,愛自己,愛你的鄰居,愛你的鄰居,愛你的鄰居,愛這個片刻,愛這個當下,無論是什麼,就愛它,就愛它。 這是,這十年來,站在基金會所主辦的演講季的講台上,我反覆著,用一百比喻,說一千個故事,所要傳達的。
然而,這次,我回到,「如何做?!」 如何做? 以前,敲穴道,唱歌,頂禮,點蠟燭祈禱,使用鮮花做曼陀羅....這些,都依然有幫助,都依然有支持。 然而,我更想問,有沒有一個,是今年我們可以練習的?
我寫下了這場演講,一個給自己的筆記:
你活著嗎?
你好好活著?
還是你只活著一半?
沒有好好活著的一半,在做什麼? 做著擔憂的夢? 拼命工作不開心而又騙自己說無力?
你正在愛著嗎?
你因動身體因而感到快樂?
吃東西時有吃到味道,有感動,有被滋養嗎?
那些僵硬的肌肉,那些感受不到的情感,那些一直緩慢流動的能量,在做什麼?
藏著擔憂和挫敗嗎? 還保存著家族業力嗎? 或是,還沒有從小時候跌倒的驚嚇中釋放出來?
你的領導能量為何?
神性意識是你最恆常的領導嗎? 還是責任? 抑或創作渴望? 慾望? 成功的盼望?
你的神性意識是否活在身體中? 抑或,在遙遠靈魂的星空中?
你有覺知的活著嗎?
你的身體在跳舞嗎?
在工作或休息時,在當父母或孩子時,在賺錢或花錢時,在健康或生病時,你在宇宙韻律中嗎?
跳舞的意識──清醒的身體,快樂和律動的活著。
即使生氣都能在律動和清醒的身體中。
即使罵孩子都還記得先回到律動與清醒中。
即使做著只是為了活口的工作也要回到律動與舞蹈中。
這是讓神聖意識勝利的時刻,時刻就是現在,就只有這一刻。
還會有一次地震嗎?
還會有一次颱風嗎?
還會有一次嚇人的癌症篩檢的指數嗎?
就是這一刻,神聖的意識在裡面醒來,不是安靜坐著的靜心,而是起來跳舞。
對我而言,神性意識,最純淨的狀態,的確是那些聖者所展現與我們的。 佛陀的教導,耶穌的教導。 是最純淨的狀態。 佛陀所展現的那般的空性,與,耶穌所展現的那樣撼動人心的愛,其中一個重要的關鍵是:”detached”。 attached 就是附著,附上,附加檔案叫做Attachment。 而de─則是反過來,解除,解脫,放下,不再附屬了。 佛家說的是離世,在現代的實踐中,並不是要到深山生活,而是,我們活在這個世間,然而,我們的意識,需要留在空性中,不要與之attached. 耶穌的愛,對於迫害他的人依舊為他們祈禱,這樣的愛,真的不是”人”所做得到的。那需要我們detach from our ego. ego,是我們的小我,是有著許多記憶與限制,創造力與渴望的我們,也是善也說的那片森林。 要能愛著萬事萬物,真的不是人做得來的,而是我們的神性。 神性是我們的本質;而人性也是我們的一部分。 而我們要練習一千次一萬次,上百上千直到一萬個小時的,是我們的自由移動,而最後,穩穩堅定地,和ego脫勾並用我們的愛去關愛那個會生氣會憤怒會擔心會自我懲罰的”我。”
對我來說,「同時存在」是最高的敬意。 教導我最多智慧的Milton Erikson,以及Stephen Gilligan老師的,一直在說著「並存」或是「運用」的概念。 而能支持我們在神性與人性之間運行的,就是呼吸和律動。 我們需要回到自己的呼吸,去感覺,然後,回到身體,來律動。
試試看,先給我一個你最討厭的項目,最害怕的也行, 最受不了的也好,或是最擔心的也沒關係。 說出來,「我最OO,xxxx了。」 例如:「我最害怕半夜接到緊急電話了。」 試著說出來看看。 然後,覺察你的呼吸,在覺察呼吸的連結狀態,再說一次看看~ 還有呢? 為這句話,找到一個姿勢,表達出你的害怕。 接著,連結著呼吸,說出這句話,並做出這動作。 然後,安靜地,聆聽自己的律動,像是演練太極或是舞蹈一般,把這動作演練出來,試試看,多做幾次,直到來到一個彷若太極推手般的韻律和循環。 現在感覺如何?
是不是”沒有被卡住”了? 是的,我們 detach 了。 一個一般人認為的負向能量,一個創傷,一個痛苦,之所以會抓住我們,妨礙我們活著,就是我們與之attach了。 而我們需要透過呼吸和律動,來detach 這個鎖住的深層能量,讓我們再次活生生起來。
孩子基本上都是活在呼吸和律動中的。 他們跑跑跑他們無視於危險他們保持最佳的彈性與放鬆,直到父母說:「不可以!」 孩子就”學會”了緊張。 當然,孩子學會了謹慎,而同時,也學會了用鎖住肌肉,離開呼吸的覺察和律動,來「謹慎」,這也就是緊張的的方式。
也因此,意識到神的孩子,在人間跳舞。 在成人的版本,就是,把注意力回到我們的每個當下,留意那些失去呼吸覺察的時刻,那些肌肉緊繃的地方,然後,發出聲音,覺察呼吸,在律動中,我們把放鬆帶回。 而同時,身為父母的我們,可以提供孩子的,就是,充分的支持,支持他們保持在連結與律動中。 而另一個方向。 這是,我們後續演講,要說的部份。
在這場演講,我們要練習的,我寫成摘要,就不用文字敘述了。
- 覺察呼吸
- 與律動連結
- 在呼吸與律動中唱歌移動
- 把那些會讓我們鎖住的,帶入這律動與移動中。
- 接著,我們練習用歌唱和律動來表達與說話,來祈禱和生活。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