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來到一個不安在的狀態。
無法找到一個自己想停留的空間與事情,意識恍惚了約1個多小時。
仔細回顧那1個多小時,安在的我去哪裡了呢?
那樣的狀態,似乎,經常存在於給出個別工作,或大工作後。
在我這裡,一旦太深進入他人的意識與心靈,結束後,就是要一個人的。
一個人,而且是放空,可能是運動也好,去山上走走也不過,可能是放空也行,就是無法再做些什麼。
昨天下午,有個內在不放過自己,太想要做點事情了。
然而,做事情卻不是當時”對的行動”,也因此,自己成了無法安在的狀態。
無法安在的狀態,最容易的誘惑,是在網路閒晃。
其實,生活裡,我很少有機會在網路閱讀,也許是老派作風,閱讀一本書能給我的享受,遠超過網路上,任何有深度的文章。
在網路閒晃,尤其是身心分離的不安在狀態,再怎麼有深度的文章都只是過眼雲煙,無法深層滋養,因為,深度意識的我正堆滿他人的情感,其實是需要清空的。 而表面意識又被我從網路塞入訊息,反倒阻擋了那自然清空的過程。
後來我醒覺了,聆聽自己,真正需要什麼?
在網路蹉跎後,我累了,能做的,就剩小睡一番。
睡覺,是當時,最能讓自己回歸中心的:”對的行動”。
也就是,當時,有個累累懶懶得我,而這個累累懶懶的我,會陷入最大的陷阱是:打開電腦把想要做的信發出去之後,就被網路”捕獲”了。
如果,在進入網路前,我能多點覺察,讓那個懶懶什麼事都不想要做的自己,可以有個被自己明白與聆聽,並”承認”的榮耀感。 那麼,他就不會被壓入地下室,發揮暗自的影響力,而那個想要認真再多做點事情的自己,也就不會”一事無成”了。
“一事無成”其實,是因為,身體、情感與精神散掉了。
在那段時間,心智因容納過多沒有清空而處於雜訊階段,
身體也因為配合很久而不開心;情感則因為不在當下,五感失去豐富的輸入,也空掉了。
那時候,最合適的,是一個安頓身心的歷程。
即使只有5分鐘,專注一個規律的小運動,都能把自己的專注力轉移到身體內在的流動,而回歸當下。 如果擁有20分鐘,則能到戶外散步,小跑步,快走....讓空氣與風來洗滌自己,則更能讓大自然承接住自己,讓風來撫慰自己。 於是,被放下的自己,能一一回來。
若真的疲憊不堪,還有點時間,也很適合放個放鬆音樂,小睡20分鐘。(不要超過20分鐘,小睡會比長睡好。 長睡會進入更深的潛意識,那些個案的歷程因為還沒有清空,會入夢,會勾引。)
還有個方法,就是花點專心,泡一壺茶,或親手煮咖啡.....
安靜坐下來,專心地,吃點東西。 是那種茶道式的專心喝東西,是那種品嚐式的一口口皆有滋味的吃東西。 這過程,會讓身體與情感協調,五感再次恢復被滋養,充滿樂意地回到人間。
♡♡
這幾週,提到”安在”與”圓滿心”,圓滿心醒來了,是一個穩定的恆常狀態(見上篇文章:養出更大的自己),然而,時刻的安在,依然需要洞察與清晰的決定。 如果下次,我又重複昨日的狀態,那就是,裡面的我,有個模式,這模式,就是在付出全部的自己之後,習慣用快速或敷衍的方式來平衡自己。
若我內在還有這樣的模式存在著,就需要養成一個工作後的好習慣。
叮嚀與提醒自己:
- 經過一個付出全部自己的工作後,請不要快速吃東西,要慢些,像是在出席皇后的優雅盛宴一樣,每一口,都醒覺,咀嚼,有滋味。
- 在這樣的時機,最好先給自已溫熱的水或淡茶,讓能量在體內能流動,讓新陳代謝可以加速。 因為,我才剛提供自己,讓大量的靈魂深處的陰影流過,所以,我需要快速新陳代謝,喝水是個重點,不要用太多蛋白質和油脂來佔用過多消化系統,促成自己的流動是重點。
- 也因此,可以大口呼吸的有氧運動,是非常好的。 規律地呼吸,規律地運動,讓身體出汗,讓流動可以自然。 這時候,我就能來到恢復自己的狀態。 如果,可以有天空,有風元素,有大自然的綠,或是,真正的大地,那就太幸福啦!
- 如果真的累了,小小靜坐一下也是好的。 就有意識地清空自己吧! 那些個案的故事,那些心靈深處的種種,那些人性較陰暗的影子..... 我能透過有意識地給予祝福,能透過有覺知地交托,或,跟神或大自然訴說一下,或就是書寫只給自己看的文字..... 再次,釐清人性在我內心的整體地圖,消化那些衝擊,再次,上來,回到地面上方,而地基,有被重新照顧過。
- 真的在情感覺得空空,有個溫暖的談話是好的。 或是,最棒的是,可以和孩子玩一玩。 不是每個人都很幸福,有個沒什麼人間煩憂的孩子可以陪伴玩耍。 然而,那卻是重要的,奇妙的,把自己帶回人間的美好面。
- 真的想要睡覺,可以榮耀地允許自己入睡,帶上眼罩,把自己放入寧靜的空間,20分鐘,不要超過,醒來後,會擁有神清氣爽的祝福。
- 如果,很幸福的,真的有1個小時時間,去看海,去吹風,去爬山,爬到大樹上看雲....大自然,是最好的母親。
- 如果,還能積極照顧自己,以下,是我知曉,非常有效的好方法:
- 敲敲情緒穴道,協助釋放。
- 唱唱梵唱,祝福自己。
- 泡個能量澡,真的呵護與照顧自己。
- 做個曼陀羅,為那些我還罣礙著,無法放下的,做個交托。
♡♡
無獨有偶,昨天下午,展爸也經驗類似的狀況。
他的個案的陰影太重,讓他難以回到人間。
我記得過去,這樣的他總會帶著疲憊分心或臭臉回家。
現在的他,沒有這樣了,然而,就是不開心。
即使回到一個很開心的房子,他的不開心依然是主題。
他被留在世界的另一個角落。
在那個角落,他的關懷,他的善意,他對人性的樂觀,有了阻礙,迂迴而花了很久的時間找路,才回到世界的如常這一邊。
展爸沒有到替代性創傷。
然而,兩個禮拜後,我要去演講的地方,那些參與許多家庭暴力的社工人員。
也許或有到這個程度。
♡♡
那個,我們努力半輩子,很認真並充滿期望的,就是擁有一個幸福生活。
努力的結果也許不盡人意,幸福也許還起起落落,
然而,我們至少都在,免於恐懼的舒適圈。
有些類別的工作,會有機會,一瞬間,就進入另一個世界。
那個,我們想要離開,不要進入,從沒想像過的重量世界。
在那個世界,安心,是多麼奢侈的享受。
於是,如果進去那世界工作的我們,能做點什麼,多帶點安心進去,在我們離開並回到原來世界時,就會多些可以回來的平穩。 然而,有時候,因為那個世界的不安太沈重,所以,即使我們做點什麼,也就知道,真是有如大海與杯水的落差,要有好大的信任,才能安心放手。
這些人性的善意與對世界應該是如何的期待,往往,在這樣的時刻,會落入替代性創傷的影子。 即使身體回到原來的世界了,心智依然遺落在那裏,而情感,也耽溺在幽微的影子世界。
帶入光,邀請更大的力量與雙手來協助,是很棒的方法。
記得早年,我還很年輕,在台北教書。
我常會回家時通過行天宮,把我們班孩子的家庭或行為點滴,燃一柱香,說給恩主公聽。
好像,透過這個過程,我這班導,才安心下班。
這個我,是這麼多年被我取笑為「婦人之心」的我,是如此美好而又卑微地,想要,讓孩子們,不只是自己的孩子,都幸福長大。 這真是我的榮耀,也是我的弱點呀。
♡♡
昨天上午,其實我是做了很好的工作而處於完成狀態的。
卻依然有個需要細心呵護的身心安頓。
昨天晚上,展爸說:「最後,我就跟他說:『很抱歉,你的情況我一點都幫不上忙。』 然而,他的個案說:『老師,你幫了很大忙,如果你沒有聽我說,我早就瘋了。』」 要謝謝這位好人,給了我們家展爸一個真心的謝謝。 於是,在昨天晚上,有更多的機會,我的丈夫與孩子的爸,可以身心安頓回家。
親愛的展爸,我們的家,就是你能安身與安心的角落.... 唯一的通關密語或魔法鑰匙則是,你要先允許自己裡面也安心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