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孩子:
想都沒想到,連提醒都沒提醒,你就自己把自己叫醒,做所有上學有關的動作....然後,充滿精神地上學去了。 看著你穿上冬季外套,戴上安全帽,跨上單車..... 媽媽真的很感動,就這樣,你平安又充實地,長得這麼大了。
在家中,你有更多的時間和自己在一起,我們幫你的房間刷上了青春的顏色,而你越來越熱衷屬於自己的房間。 這份自主以及獨立,對你而言,正是新鮮的滋味,也是甜美又充滿挑戰的。
上禮拜,爸爸傳來一篇非常犀利的日劇改編,用來澄清香港佔中事件的政治態度。 你在角落裡看著,那日劇充滿強烈的獨大音量,讓媽媽也不禁去看,你在看些什麼呢? 這一定是爸爸很欣賞,所以,拿來,成為你日常的補充教材的。 然後,你說:「我不喜歡,我沒興趣。」 我能明白,那個短篇,對你而言太複雜,而那所呈現的能量,也不是我們慣常的舒適區。
然而,早晨,當我感覺自己如此平靜目送你上學,心中有無數的感恩與感慨。 媽媽感恩的是,我們能活在此刻此地,在這裡,有個安定的社會支持我們。 即使在太陽花學運的時候,媽媽也能這樣平靜放心地,目送你隻身出門。 然後,媽媽想著,有更多的人,清晨醒來,不是這樣,安心而平靜的。
單純的你,目前,是安心的。 也許,對於我們的社會,以及我們的周圍,所存在的不安定因子,不公平的存在,不平衡的地方,你還沒準備好要去面對。 然而,這也是我們所存在的群體真相其中的一部分,媽媽想要,和爸爸一起支持你,來增長各種知識,來面對這些。
媽媽欣賞這篇日劇所傳遞的觀點的犀利,而媽媽不喜歡也不贊同,擁有這樣見解的人就用這樣的高姿態,而評擊大多數,是也不在此處,或蒙住頭只看著自己的人,是更低的。 知識本身,是力量,而且,需要帶著愛沒有評擊任何其他角度的方式,來呈現。 這是媽媽的態度。
也就是,媽媽想要用我的位置,來找些帶著理性與智慧的社會或政治知識,來一點一滴,陪你一起,我們來做社會學的功課,我們來讓自己,具有犀利的眼光,看出,在種種文章或媒體報導之後,傳遞者的能量,本質上,對人們帶來的影響。 於是,親愛的孩子,你能獨立於這些暗藏的人格稜角,這些暗藏的意識型態,而清晰地,接收,裡面所傳遞的知識。
親愛的孩子,早上,我找到幾篇,以你的位置,能理解的文章。
這是維基關於香港佔中的描寫,知識上客觀的報導:
也因此,為了讓你讀懂這些報導,我們必須上歷史課,也要認識,什麼是民主。
你才會明白,中國,台灣,香港,這三個地方,的關聯,以及,你所擁有的平安自主的背後,架構著什麼樣的基礎。
這篇文章,是大陸一個高中生寫的,他寫出了自己以及身邊同學的態度:
媽媽希望你開始有知識,有覺察,然後,明白,人性一直有這兩個面向:看著自己的前途,追求著自己的快樂....... 還有,能感受到更大的地方,能關心更背景的深處,能意識到真實,並選擇為誰服務。 媽媽要說,兩群人,是可以沒有分別的,我們的成長進度與功課不一樣。 然而,我們可以有覺知,並選擇自己要成為誰。 而沒有批判或分別心,於是,我們成為可以擴展視野的一個傳播的地方。
這照片集,報導昨日在香港,反對佔中以及支持佔中的兩群人的對立,照片很寫實不是舒服的照片。兩種人生態度的人,更偏激的方式,在媒體上呈現出來的,是這樣的對立。 對媽媽來說,凝視這些不是舒服的照片,最深的呼吸,是我們可以透過臉龐與眼睛,更深地,進入這些人的內在,於是,明白,在這些暴力對立表象的裡面,有著怎樣的心情與能量。
(媽媽不排除,這些對立的人裡,有可能是被有政治立場的人鼓動,而被激發。 有多少是自主與清醒而自發的? 無從由這報導估計。)
其實,大家都害怕,也不願意,臣服在一個使用武力鎮壓的政府。 同樣的害怕,用兩種訴求,親愛的孩子,我們可以來討論,那背後,最深的立足點有什麼不一樣。
於是,孩子,我們需要來看,六四事件,這事件在20年前,因為夠久了,後續的影響很深很廣,我們都可以去看。 而則新聞,提供一個窗口,讓我們可以看見一些東西(六四前夕,有人被捕)
最後,我們看一些不是中國人的報導,以及,一個很邊緣的新聞,卻能看到一些影響效應:
這篇國外學者觀察的報導,裡面的預估不是我同意的,他把台灣、西藏、香港、...放在一起,是個寬闊的大眼光。
為什麼會因為諾貝爾和平獎,而停止與挪威的貿易,我們可以思考看看?
親愛的孩子,喜歡單純輕盈的你,正如同非常專注於自己內在而滿足的我一樣;和經常憂國憂民,整日觀察各種新聞和閱讀社會反思文章的爸爸不一樣,我們兩沒事不會自然而然對這些新聞或觀點有興趣。 然而,我們「需要」有這樣的知識。 也許我們不一定自然有興趣,卻可以帶著愛,擴展自己的舒適區,來到這裡,讓我們對人性有更多的明白,以及,更有覺知的選擇自己的態度。 最後,更有慈悲心地,知曉,每個人有自己所處的位置,而能敬重。
Comments
You can follow this conversation by subscribing to the comment fee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