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月 2014 | Main | 1 月 2015 »
很喜歡聽樹兒回家,說他在學校的事情。
Continue reading "一個母親因為孩子而給自己的祈禱141230" »
一些孩子,表面上看起來一蹶不振,我們會以為他們無心。 其實,他們是需要更大更大的幫忙。一個很具體實際上的忙,能改變得很多。
Continue reading "國文老師幫我改作文 141229" »
週末在台北帶領「揮別挫折更用功」,聽了許多家庭的功課經。
當日由於省時間讓大家說話,今日把自己的功課經寫在這裡。
這篇文章有認真規律的阿嬤,以及,有創造力的跳躍型媽媽,兩種陪伴風格。
Continue reading "功課經 141226" »
《我寧可....也要....》與《雖然....至少....》發生在最想要的要不到,或是最重要的需求無法順利被滿足的時候,就會有次級快樂或替代來遞補空缺,或是做出偏差的行為來獲得次級的滿足。
Continue reading "我寧可...也要...。 雖然...,至少.... 141226" »
展爸:
我們從很甜蜜的二度蜜月回來,就很不甜蜜。
相反的,權力爭奪,快言質問,感覺委屈與不被感激,是我們除了很多平靜以外,屬於激情層級的主要感受。
Continue reading "找回柴米油鹽拼命中的甜蜜" »
昨天下午,在採買耶誕禮物的氛圍下,我買了一本很冷的書給自己。
今晨閱讀後,我會說:這本書是給選擇良善的人凝視黑夜的星光。
Continue reading "推薦書:阿善師的告白" »
Continue reading "想要與需要,應該與應然 141224" »
“想要”,是從自我層次發出的意願。
Continue reading "我”想要” 141224" »
每個時刻,我全神貫注地在我所渴求的清晰目標前進。
Continue reading "時間信念 141223" »
向托爾金與彼得、傑克森致謝。當人類與孩子們繼續用想像力灌注,想像世界的神奇人物就會越活越有生命力。 而這豐富無比的神話與電影,則帶領我們的心靈界線,遠遠越過小我的疆界,直到那大我無垠的領土。
Continue reading "說說,我心中的電影,哈比人系列" »
表達“需要”是意識到維繫身心健全活著所需的補給而表達。 很多時候,表達是個宣告,因為自己要為這需要行動。 “我需要去尿尿。” 或是自己可以行動,並請求他人協助:”我需要尿尿,請路邊找地方停車。”
Continue reading "我需要,以及,親密關係中的合作 141218" »
京都是我喜歡的城市,最近聽見身邊朋友們也有去京都的規劃,想來寫寫,我們特別的京都玩法,那些我喜歡的地方。
Continue reading "京都一二" »
從八月開始,”祝福”成為一個為世界服務的方式,一直在我內心流轉。
Continue reading "祝福的練習 141212" »
我要站在上游,淨化源頭。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
在教師還有夢想的時候,
在少女還沒成為母親之前,
在少男還沒被挫敗打垮之前........
Continue reading "愛的力量很大很大 141206" »
在出發旅行的前幾日,展爸就把行李打包了。 我不曉得是太專注要完成行事曆還是怎麼著,一直拖到最後一天才開始打包。 等我決心開始打包,我就做了第一個旅行打包的動作。
Continue reading "真好141204" »
在京都的第一個晚上,打開行李箱時赫然發現旦旦藏著祝福卡。 上面滿滿表達了對全家的愛。 我很驚奇她已經會打開我包裹得很完善的行李箱還把卡片藏在裡面。 於是,在旅行的四天裡,經常想念著她,重新感受一次次,她對我們這趟旅行的回應。
Continue reading "把想念化為愛 141203" »
這趟兩人的旅行很有趣,說了許多話,補回十多年來沒有的兩人時光,也吵了很多小架。 因為是自助旅行,兩人需要合作,合作的融洽以及差異所造成的誤差,一次次冒出來,能持平常心有趣看待之就是夫妻多年的修行功德; 若招架不住吵了起來就是個人還沒通過的業力,要許諾繼續修行。
Continue reading "關係的有趣 141203"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