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禮拜二去樹兒學校開班親會。由於樹在學校很特別,我成為班導師邀請發言的對象。班導師的意思是,這些很讓人欣賞的孩子,父母是怎麼教出來的呢?
樹哥哥的成績不錯,歸功於他的讀書方法正確,讀書熱情與樂趣驚人,他通常只能利用我們忙碌或睡著之後,或是,清晨起來的一點時間,做他的複習。 而他大部分的功課複習,都是在課堂上,在老師教導時,主動思考與背誦。 這種讀書方法,是我們堅持要他學來的。 國一,一定要很輕鬆。 這是我們的叮嚀。
於是,我不禁好奇起來,是什麼樣的說話,讓這個家一直在說話,一直在說話,說個不停? 讓樹哥哥這麼愛? 歸納起來,很愛說話的我們家,在使用語言上,大致有幾種形式:
- 分享與聆聽,好奇、歡喜與讚嘆:分開後再次團聚的時光,放學後,下班後,孩子們或我們會想要說說自己經驗的事情。無論正或反,沒有理念衝突時,彼此聆聽,說聽笑說聽笑說聽笑個不停。
- 七嘴八舌:當一起有一種經驗(例如,一起去看一場電影,或,大家輪流看過同一本書,或,剛從阿姨家玩玩要回家):像是在建構一種場景一樣,大家七嘴八舌,貢獻自己的經驗,像是一起說一個故事,再次重溫與重享這些經驗。 最後,若夫妻倆有什麼看法要說,就會在這時候,順道提出來,算是機會教育。
- 工作指令:這是我最擅長也是經常使用的。
- 「起床了。」「要出門了,3分鐘內出發。」「把衣服撿起來,不要丟地上」「水龍頭要調到冷水那邊,不然會浪費瓦斯。」「馬桶誰沒沖水?趕快去沖。」「樹,你負責...旦,妳負責....展爸,....就交給你了。」我發起指令來,有大將軍的氣勢,又快又清晰。 而我的好處是,可以很有耐心平靜地,容忍說了3~7次,事情都還沒被做好。 最後,我有一種聲調,讓孩子立即放下手邊東西的聲調。(這聲調,不曾對展爸行使過。)
- 樹哥哥與旦妹妹開始學會發出工作指令,只要给他們負責,他們都做得很好。
- 展爸就像個男人一樣,很少請求幫忙。 他分配工作時,比較不是”指令”的形式,他極少展現他的權威,他會溫和地:「樹,去.....」「旦,....交給你了,不要....喔~」「老婆,妳來......」
- 表達感謝與愛意:
- 旦最常做這件事,她都是用畫卡片的,在各種時機,以產生驚喜的方式,到處,任何時候,都會有她的表達。
- 樹哥哥會用說的,他有時說得很感性,更多時候是隨時有謝意與愛意。
- 我會在早晨或夜晚,在孩子或展爸的耳邊說,加上一個親吻。
- 展爸最拙,我想不出他太多次這樣表達。 他表達愛與感謝的方式,就是傻笑,心情變得極好。 於是,我就會明白,我們讓他感受到愛了。
- 讚賞:
- 「爸爸好棒棒」「爸爸好厲害」「媽媽太強了」「媽媽,這好好吃喔!」這是孩子們最常對我們說的。
- 「了不起。」「做得好。」這幾乎是展爸的口頭禪。
- 「樹好厲害喔!」「旦旦好棒棒」則是孩子彼此間經常說的。
- 「哇~真是.....」「我喜歡你.....」「我覺得.....真是太了不起了。」「媽媽小時候,都只能.....,你們真是超越我了。」「展爸,你好厲害....,這絕對是我做不來的。」「真是太厲害了,怎麼做到的呢?」 我的讚賞屬於大驚小怪型的。
- 而旦旦和樹都有一種特殊的表達讚賞的方式,是帶著無比滿足感的被愛感,微笑,滿足,喜悅,雀躍,跳躍,歡呼,興奮,大叫。 呼喊耶! 拍拍手。
- 請教:孩子會提問:「例如:太史公是誰?」展爸與我會輪流回答,而我們通常太愛回答了,孩子就可以坐在沙發上,像是看一場秀一樣。
- 展爸會唱作俱佳,像是在演一出歷史劇(以太史公為例),以很搞笑的方式呈現他的學富五車。 而我會等他說唱完了,補充我的部分。
- 通常,對於非心靈領域,我是裝傻,強調忘記為主,那些所有讀過的知識在我而言都像是雲煙一樣,不復記得,只有我真心想要,就會凝聚成答案,而且,我一次只知道一點點。
- 表達看法,分享理念,教導:我們家沒有責罵,也不會長篇大論的說教。 因為親密關係很好,因為孩子們都敬重我們。 而我們常做的事情是,提出一種世界觀。 尤其在長途開車,旦妹妹睡著時,樹哥哥和我們就會進入一種知識性的對話。 「中產階級,公務員的陰影面......」這是我們上次教導的理念。 「什麼是基金,什麼是股票,這對世界的經濟會有什麼影響?」 這是這陣子樹兒關心的事情。 新聞、社會事件、歷史、政治.....非常勤於求知的展爸,總是像百科全書一樣,什麼都能回答我們。 而我則是有智慧的媽媽,會提出對於這些客觀知識的慈悲看法。 通常,在我們分享理念後,會聽聽樹兒的想法與看法。
- 說夢想。 有時,就會有某人說:「我要說,我要說,我有一個夢想,.......」孩子們提出的通常是吃食,或是旅行的夢想。 而我,提出的夢想多是社會實踐的。
- 說故事:我們家人都很愛說故事。 電影的,小說的,報紙的,閱讀的,瞎掰的。
- 展爸是說故事高手,情感張力誇大,唱作俱佳。
- 而我是娓娓敘述型的,聽的人會各自進入自己的想像世界,顏色、情感、影像各自在內在世界豐富起來。
- 樹哥哥很會說皇家騎士的故事,還有他的童年記憶,很鮮明有趣,每次都聽得大家樂淘淘。
- 旦妹妹也很會說故事,她對故事書有過耳不忘,而且記憶力驚人,她會重述我幾年前瞎掰連我都忘光的故事,也能快速重述從學校從美術班聽來或自己看來的各種童話。 唯一的缺點是,她愛聽故事的動機多於說故事给我們聽,多很多很多。
- 澄清意願,找共識的商量:要決定一件事情,要決定一個行程,這是全家共同的事情,大家都需要表達意願,這時,我會負責,一一詢問:「你要什麼?」「你介意的是什麼?」「對你最重要的是什麼?」 這種時候,我大概都是主席。 每次,大家的意願都出來之後,經常會議就散了,不一定會有個結論。 結論通常要經過這樣的表達好多次,因為隨著時間,客觀條件會越來越明朗化,而我們能聚焦的現實條件就越明晰,這時,把意願和現實條件兜起來的可能性就越大。
- 提出請求:在我們家,提出請求是輕鬆的,尤其是我與兩個孩子。「我需要幫忙.....」「可以請你....嗎?」「我好想要.....」「我可不可以......」「毛巾,誰幫我拿毛巾來?」
- 表達情緒:
- 「我生氣。」這是旦經常會說的話。 然而,她只要說生氣就夠了,已經有幾年沒有真正生起氣來。
- 「喔~我不喜歡。」「嗯~我不要。」樹哥哥會抖抖身體跳跳,直接把情緒說出來。 通常,孩子們這樣表達,都會得到我的關注與聆聽,並很快為他們調整我自己,若不能為他們調整就會提出合理解說,很快就平息了。
- 「討厭,....」「我不喜歡.....」「你....,我有傷心。」就如同旦的直接一樣,我也很直爽。 直接而明晰的情緒表達。 孩子們很快就會過來關注,很快就做出修正的行為,或解釋與澄清誤會。 很快就消了。
- 而展爸則對我的直接表達情緒,即使十幾年了,雖可以適應,也不讓自己因我而受苦,卻還沒法直接回應。 展爸極少表達情緒,生氣時他會沉默,受傷時他會退場,他的工作鬱悶則會用更多的網路閱讀與認真努力來調解。 他唯一會立即表達的情緒,是被激到極點的爆衝式大吼、撞牆、或亂開車。(二十年來,大概有7~9次。)否則,他表達情緒,都是後話,「理書,那天,在...的時候,其實我是生氣的。」
- 一起解決問題:「怎麼辦呢?」當有個需求就會有人自然說出來。「我知道,可以這樣.....」,「我記得某本書這樣說,我去找來.....」「讓我想想看,......」「媽媽,是不是可以這樣......」「這我可以幫忙,沒問題。」「旦,我可以幫妳這樣.....」「樹,媽媽可以為你.....」「好,這件事的這個部分,就交給我吧!」
- 公布:很多時候,與全家無關的,自己做了決定,會需要向全家公布。 或是,商量很多次來到了結論的時候,我們會公布。 我會說:「來,我們要說,這個週末的行程:......」 有沒有意見? 然後,我們會聆聽補充,並分配責任。
- 玩耍:鬥嘴、開玩笑、出機智題考來考去,說笑話,玩語言遊戲、打賭、競爭遊戲。
- 辯論:「我覺得是這樣」「我覺得是這樣」在展爸與我之間,經常會這樣,一不小心會演變成爭論。 在樹與旦之間也會有,不過抬槓的機會多些。 在我們與孩子之間,也會有,孩子還很小,在親子間的辯論都不是理論的明辨,更是「客觀事實記憶落差的各自堅持」
以上,都還沒到爭吵,最後才會是爭吵。
只有展爸與我,或是,樹與旦之間會爭吵。
也就是,我們家的階層是明朗的,展爸與我在平行的權力樓層,會爭吵。 孩子則在權力與責任的下層,他們之間會爭吵。 當跨越階層的衝突而沒有人出面主持與協商時,親子間就會產生,激烈的對話。
- 激烈的對話:發生在親子之間,或是同一個權責樓層之間:沒有涉及人身攻擊,沒有跑到為了爭贏而有任性的自我堅持。 就是,一方面感受到受傷,一方面依然深呼吸維持平靜,彼此都還把關係放在前頭,親密與和平意願很高,但沒有放棄自我的打算,在充滿情緒與體諒中,激烈以對話方式前進著。 而前進的方向是共同的:就是,互相了解,並找到一個更大的共識。 有時,這種溝通,真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淚,持續不斷進行的。
- 爭吵:通常,我們家的爭吵,還沒有發生在孩子彼此,也還沒有發生在親子之間。 我們家的爭吵,只發生在夫妻之內。 爭吵,就是豁出去了,或是受傷感極深,顧及不了對方、和平,以及親密關係了。 這時候,雖然像是辯論,也像是協商,或是激烈對話,然而,重點是:「彼此都有一種任性,把”我要被重視”,”我的意見要先於你”,”我要你認錯的”,”我要被你肯定是對的”.......」這些自我的需求,放在關係前頭,放在真理前頭,放在和平前頭。 這就是爭吵。 也就是,心理學喜歡說的,”權力鬥爭”。
- 和解與道歉:因為對和平與親密的渴望,我們會道歉與和解。
- 在這點,樹兒與我最柔軟,我們最自然與最經常,而且,毫不涉及自我重要感有任何損傷的危險,輕易也輕鬆,就真誠地說抱歉。 更認真一點,會寫道歉卡,會給出禮物或特別對待,做出彌補。 並且,會有清晰的行為修正。
- 而旦妹妹還在建立自我重要感的階段,她很少明朗道歉,但她會害羞,會釋出她的愧欠表情,然後,她會跑來要親密,或是,生自己的氣,不理我們,要好久,等她不氣自己了,她才會跑來要親密。 所以,要親密成了旦表達和解意願的象徵行為,我收得最快,很了她的媽媽。
- 而展爸,是最困難表達和解與道歉的男人。 經過十幾年的等候,最近,我可以從他的口中說出:「是我,對不起。」或是「老婆,原來....」的話語。 他用什麼替代行為來表達和解與道歉? 就是他不孤立自己了,他臉部肌肉有了柔軟的表情,然後,他會做出一些感受得到是特別為我而做的事情。 這是男人,永遠都要有一點自我盔甲的男人。
最後,在關係之外,我們家還會有個特殊的表達形式:
- 喊話:我們會跟”它”者說話。 跟旅館,跟桌子,跟餐廳,跟大樹,跟原野,跟山..... 通常就是打招呼,表達感謝,或是稱讚。 「樹,你好漂亮喔!」 最近最多的,就是跟我們家的天竺鼠說話。
- 祈禱:展爸的祈禱都是默說的。 當我單獨祈禱也是默說的。 然而,我會帶領孩子或全家一起祈禱,那我就會大聲說出來。 最近,我有兩個新習慣,我會不時在心中與神對話,與大自然對話,然後,我經常能聽得到回答。 而最近,我在練習,一個祭司式的大聲說出。 像是朗讀詩句一樣,向大自然與無形存有致意。
是的,這個家,幾乎沒有責罵,沒有怒吼,沒有任性話,沒有自憐的訴求,沒有帶著擔憂的一再提醒,沒有指責、沒有批評、倒是偶而會有些責怪。
你們家呢?
有哪幾種?
有沒有要補充的新形式?
Comments
You can follow this conversation by subscribing to the comment fee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