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看到一個約莫7歲的小女孩,拿著媽媽的手機,正在自拍。
坐在她後面桌子的我,看到螢幕上,一張睡眼惺忪,無精神的臉,那是她自拍時的表情嗎?
媽媽拿著餐回來了,小女孩笑了,整個人精神起來,變得美麗起來。
真正讓人美麗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真實互動,充滿關懷與愛。
在那時刻,我們根本不會去意識到自己長得如何,看起來漂亮嗎?
上禮拜,路過牡丹,去很想念的圖書館休息了一下。
在圖書館門口,遠遠就看到一個大約六年級的女孩,在那裡,一臉柔美喜悅。
好專注地閱讀著。
近看,才發現,她閱讀的其實是智慧型手機,也許是與人聊天,也許是遊戲.....
將近10點,館裡還有另一個男孩,窩在沙發椅上,專心地,玩著手機。
偌大的圖書館,除了館員正在陪伴的女兒之外,就只有這兩位小客人,
在滿室圖書中,閱讀手機。
樹兒與旦旦找來書看,嚷著「三日不讀書,便覺得面目可憎」的展爸也拿了書。
我驚訝於,這圖書館擁有的書,很不同於最近在書店的感覺,
每家書店由於流通商的關係,進貨的書都長得很相似,
在這小圖書館,卻擁有很多,有些年代的好書,
忍不住,我們多留了些時間,因為閱讀,大約1個多小時。
在這1個多小時,兩個原住民孩子一直沉迷在手機中。
還有一位中年客人來看報紙。
一家讓我羨慕的圖書館,就這樣,沒有當地人來觸碰的很多好書。
♡♡
「自我重要感」是人格很重要的樑柱。
而自我重要感建立在哪裡?
長得好看?
拍照拍起來迷人?
在網路的遠端,正有人和你聊天?
在網路遊戲中,做對就有立即刺激的增強音效,感覺到興奮?
自我重要感,感受到重要的源頭是哪裡?
表淺的外在,經常是無常而讓人得失心起落的。
核心的內在與態度,則是比較穩定而朝向永恆的。
外貌,身材,表現,分數,財富,成就,愛情,外人的讚賞,他人的認同,權力......
這些是無常而變動的,若把力量的根扎在這些因素,
難免辛苦而容易挫折。
內心的和平,身體的知覺,做事的熱情,願意努力的態度,
珍惜物質與豐盛的態度,面對一件事情的願意投入以及行動時的歡喜,
無論如何我能回到愛,接納並喜歡自己,從真正的我帶著愛去行動,
內在對於每個當下的覺知與珍惜,連結到內在的力量.....
這些,都是,更穩定而永恆的,
無論起伏,都能回歸力量。
閱讀書本 vs 閱讀手機,是朝向不一樣的扎根源頭。
使用手機 vs 沈溺而被手機所用,是擁有與失去力量的關鍵。
從內在感受自己的每個時刻 vs 經常意識到自己的外貌,是活生生存在的關鍵。
♡♡
把根扎於永恆的力量,
把認同放在內在的籃子中孵育,
把時間與精神,放在真我的熱情以及愛的態度。
這是我誠摯的請求。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