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做功課的前提下,與展爸進了電影院看聶隱娘。
為何答應展爸去看,實則是他一年內邀請我去看了好多次電影,這次,是我唯一會想看的。
展爸應該是做足了功課,一直在電影院偷笑,像是看見的視野比螢幕大很多似的。
下場後,他很慶幸沒有帶樹哥哥來,而我卻很喜歡。
這大概是我們的宿命了,他和樹哥哥會很喜歡的電影,我會少了喜悅。
而我會有喜悅的電影,他們也許會覺得無聊。
♡♡ 關鍵在於”時間”
我喜歡聶隱娘,因為它的慢與留白。
尤其,播放前,正好是”移動迷宮”的續作”焦土考驗”的預告片,
一種大聲的緊張聲音,造成了觀看者的我,有一種被貼近,完全需要被帶入影片空間的擁擠感。 而我們的聶隱娘一出現,我忽然就能自然覺察自己本然的呼吸了。
最近的世界,資訊量好大,而且都是4G的快速流。
就像連珠炮說話一樣,因為沒有安靜的時候,沒有停頓,所以,觀眾就被帶入戲中了。
然而,那戲,也許,就是導演想要給觀眾的戲。
聶隱娘是一部很不願意上道的電影,
故事沒交代清楚,台詞少得很,又有很多空白的場景,
卻有很多很多細微的聲音,鳥飛聲,風吹葉的聲音,腳步在迴廊的聲音,火的聲音.....
我只能說,愛看故事的我也不滿足,拼命在腦子裡畫家族譜,即使這樣也難搞清楚他們的親足關係。 這創造了一種不滿足,一奔出戲院就開始查詢,想要把電影沒給我們的故事空白與迷惑處填滿。
然而,因為在電影的前10分鐘,我就被聲音給感動了。
那是每個快與慢的交接,在刺殺後的風聲,在沉悶後的鼓舞(有著鼓聲的舞蹈),
於是,我的毛細孔得以呼吸,得以有空間感受到自己的呼吸,
得以聆聽,得以有空間,聆聽到自己的擴展,
得以感受,感受到的除了主角們的心境之外,
更多的,是”中國”。
♡♡
在種種台灣意識的飽滿之下,
我常不曉得如何去處理,從小在國文老師薰陶下,那中國文化的根?!
也許,要從世界多元藝術的眼光,來看待這個幾乎是有鄉愁的幼年文化薰陶。
而把那種要分隔開來的種種恐懼意識與陰影別開。
在電影院的聲效與大螢幕,
我感受到了,水墨,絹帛,刺繡,流水,金的聲音,胡族的豪邁,.....這是中國的美。
也感受到了,中國的陰影,宮廷、術士、債與仇、鬥爭......這是中國的綑綁。
我幾乎不介意聶隱娘的不吭聲,
因為我就融入她,跟著她去看,看這世界。
隱娘14歲被道姑帶走,進行了刺殺的訓練。
(這訓練過程如果在金牌特務,應該就是大大的賣點了)
然後,她被送回來,回到她成長的家,而要去刺殺青梅竹馬的表哥。
這表哥本來與她有婚約,後來,因政治考量,這婚約被遺棄,
我猜想,這是隱娘與世界的撕裂,絹帛撕裂聲在我內心響起,
於是,她成了旁觀者,
以刺客的技能,她像鬼魅一樣出現在表哥的宮廷與房間裡,
像個已經離世的靈魂一樣,她凝視著表哥的愛妃,彷彿在觀看自己前世的影子。
這種旁觀者,卻不是冷漠的凝視,而是靜觀的看見。
其實,很接近,很接近我自己。
我旁觀著每日每日展爸深深捲入其中的國家民族社會政治.......
然而,沒有像隱娘的師父說的,殺一得以就千萬。
沒有”一個”誰,被刺殺之後,這社會的亂,這人倫的慘,可以解決。
隱娘的旁觀,獨立了師父的命令,獨立了道姑師父的替天行道的基本教義的黑白二分,
她像個純淨的眼睛,就是去看,去看懂,那個自己離開的世界。
隱娘的爸爸說了兩次的台詞:「當初真不該讓道姑師父把妳帶走」
其實,隱娘若在家族排列中,叫做,過度認同遠嫁安藩的公主的命運,
而又在婚約摧毀後,成了一個影子。
田季安說的,窈七(隱娘小時候的名字)一直站在那裡看著我,誰也拉不走。
♡♡
昨夜的夢,我進到了聶隱娘的電影世界。
忘了所有的細節,
只記得,我的夢境,是個美麗的顏色夢境。
各種顏色,電影中的顏色,在夢境中,
美麗的布匹,天空,霧氣,湖氳,林蔭....
鋪天蓋地,在夢裡,輕柔地,飄過了我。
這電影,對我是個靜心,是一晚溫泉湯。
是一道門,打開了我,平日,所處的世界。
讓我對自己更有覺知,懂得了自己,
依然帶有溫情的慈悲心,卻身處亂世,需要有的不冷漠之靜觀。
而我平日的孤獨,有了友伴,透過靠近隱娘,自己也被自己給同理了。
♡♡
因之,書寫至此,
自身的哀傷湧現,而宇宙的慈悲與愛,得以找到入口進入。
♡♡
我要謝謝侯孝賢,
這電影,在一片手機、網路、喧囂的世界,
帶回了緩慢與寧靜,於是,我得以呼吸,得以觸碰自己。
因此,那故事說得有很多空缺的不滿足,也就,毫不介意了。
因為,是這樣的碎片,才得以,被我們自己完形。
Comments
You can follow this conversation by subscribing to the comment fee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