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得知一些學校老師,在與狀況孩子的家長互動上,踢到鐵板,遇到困境。 古早的時候,遇到孩子有狀況,請家長到學校時,家長都是道歉謙卑,並答應回家好好管教小孩的。 如果要拍一老的校園電影,通常會演出,這家長回家教訓小孩,涕淚縱橫,而孩子不是不服氣,就是哭在一起的場景。
我覺得時代變遷,只是社會親師互動的文化變了。 然而,那個內在的”涕淚縱橫”的心,應該還是藏在底層的。 因此,這篇文章,我們來凝視,古早電影的激情片段,那個因為孩子在學校惹事生非,家長被請到學校,表面上無論是古風的恭敬謙卑,或現代家長的版本,內心,一定都有「難堪感」以及「悲情感」被引發。 而那個「涕淚縱橫」則是想起這一生的辛苦,全心為家庭奉獻,為孩子犧牲,卻得來一陣有失顏面的喟嘆。
現代版的家長,在處理被寫聯絡簿,被叫到學校,會有幾種”表演”?
我說的”表演”意思是指「社會回應策略」,主要,要遮掩內心的”難堪感”的社會互動模式。
在我這些年來,第二手的聆聽與觀察(我離開教育第一現場好久,退居老師的支持者很久了),可能有底下幾種樣貌:
- 權貴型:資產主義的副產品,想辦法要幫孩子遮掩,想辦法套用權力或影響力來對老師施壓,目的在於,保持並維持自己的面子。
- 憤怒型:惱羞成怒,憤怒,轉而指責學校的家長。 無法以老師期待的方式與老師合作,徹底的在學校呈現了孩子在家所遭受到的情緒與壓迫。
- 訴苦型:訴苦,把自己半生的辛酸,指責孩子的爸或嗎(若已經離婚的單親),然後,轉了老半天,對於老師需要的合作與協助,完全沒有辦法收下。
- 疏離型:淡漠,冷處理,能不接電話,能不回聯絡簿,能拖詞很忙,就盡量延拓。
- 虛應型:有禮貌,點頭,說抱歉,但在內心,其實是無助的,回家後,也不曉得有什麼辦法可以改變孩子。 對於老師真正說的重點,也不一定聽到內心深處,通常,老師在說話時,他們在內心流動的是”我沒辦法”的日常感受。
- 失去主體性的合作型:誠心聆聽,自認自己家的孩子有錯,很抱歉,帶來老師困擾。 回家,傷心,難受,努力教孩子。
- 主體參與的合作型:誠心聆聽老師,同時,也提出自己的看法,不會一味把學校的說法當成唯一正確的版本。 能站在自己孩子的立場,與老師交換資訊,一起商量好辦法。 回家,可以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教導孩子。
這些家長的類別,其實,就是我們的社會存在的不同樣貌。
若用一個向度來分類,大概是這樣:
我們每個人都有面對自己弱處,面對自己難處,面對遭逢被指責與羞辱時的本能反應。 然而,可以在被邀請到學校,處理孩子的狀況,內心不感受到難堪,或者,即使感受到難堪,依然能維持一個基本親師情份的互動,都需要成熟的人格。
♡♡
昨日,輾轉聽聞的一所小學,有家長到班級當著全班的面,對著老師咆哮的事件。
這事件非常鏡子的事,家長其實被邀請到學校,要教導的就是孩子能不能不要說那麼多髒話的請求。 而家長,應該是比孩子十倍百倍的能量,用髒話咆哮全場。
我不曉得孩子們的心情反應是什麼? 有沒有孩子嚇到?
也不曉得老師是否承受得住。
而我也關心,那家的孩子,遇到父母來學校如此表現,是否,還能維持他的自我價值感?
還有,其他孩子的家長,是否會有危機感,覺得孩子遭受威脅,而想要施壓,把這個說髒話的孩子,轉班或轉校?
還有,其實,這家長所呈現的咆哮火力,應該,就是他們家的孩子日常經常所承受的吧!
我看到的,是一個失去自我價值感的負向循環。
大部分的人會這樣困惑:
為什麼這家長會這樣難以控制自己?
他如果真的愛自己的孩子,知道孩子日後還要天天在這個班生存,若他能自我控制,就不會有這場演出。 而會把內心感受到的難堪感,回家處理,這樣,才能為孩子保留情面,不是嗎?
甚至還子也會困惑:
為什麼我們平常說髒話是不行的,那這個媽媽可以說這麼多髒話都沒有被處罰?
實際上,我們得承認並接納,學校,並不是對人人友善的環境。
我們的校園,甚至在教改後,校園更開放,親師關係更緊密,產生了一種非常複雜的現象。
有能力的,有實力的家長,有時間的,有熱心的,進入校園,協助孩子,幫忙孩子,
除了是校園的一股慈愛力量之外,也是校園的隱形政治力量。(有權力影響者,稱為政治)
而這些,經常出狀況的孩子,大部分,不是這類別的家長的孩子。
他們,自小就是在校園受挫的孩子。
他們,自小就是在校園的競爭被排除的孩子。
於是,沒有背景沒有運氣的人,會在比較嚴苛的社會條件下求生存,在校園外的社會繼續受挫的,會成為上面所說的憤怒型與訴苦型。 而財富或成就成功者則會成為權貴型。
這幾種,失去人與人之間的敬重的家長,最初最初,失去被尊重的源頭,是在自己的家中當孩子的時候,接下來,就是在校園當學生的時候。 這些人,由於內心的源頭失去自然天成的自我價值感,於是,更看重外面的東西:需要被禮遇,看重財富,重視成就。
如果,在這樣的時候,還有好朋友,還有友誼的溫暖。
遇到,可以了解可以包容的老師,感受到真正關懷與溫暖的,會有一些機會,能保有人與人之間的尊重,保有自我價值感。
這樣的負向循環,最後,是誰承受?
其實,是我們集體社會,更是我們未來的孩子或孫子呀!!
♡♡
之前,我也會聽聞,當這樣家庭出來的孩子,在班上製造很多狀況之後。
會有家長集體出來,形成政治力量,讓孩子轉班或轉校。
然後,我會知道,有教育理念和愛心的校長或班級導師,是如何難受與痛心。
在未來,其實現在已經是,每個班,都有好多個這樣的孩子還有背後的家長。
若這樣的孩子,被其他家長因為焦慮的理由,而承受更多的排擠,應該就是加速成為偏離常軌,更無法被社會帶領的人吧!
我能想像,自己如果是那個班級的家長,基於保護自己的理由,也會有這種”貪安”的想法。
或是,如果我是那個班級的導師,要承受多少壓力,有多少堅強,才能不偷偷幻想,能夠不要有這樣的孩子在班上,該有多好。
然而,這種”貪安”,其實出自於一種”不知源自哪裡的危機意識”,是一種”無法被依靠與仰賴”的警報系統,無效的危機意識,以及,無效的處理。
我經常推薦的一本書,叫做《求生之書》(商務出版,網路絕版)
《求生之書》的作者,是一名在家暴威脅下長大,父親被長期處於家暴的母親用槍射殺,後來在孤兒院長大的孩子。 這作者,最後成了全國知名,在總統出巡會擔任保安系統的專家。 他開的公司,專門幫人做「危險評估」並教導人們,「怎樣自保」
《求生之書》說了我們有一種天生能依賴的感覺,叫做「恐懼本能」
並說明,現代人,被「無效的焦慮與恐懼」遮蔽,因而,失去了「恐懼的本能」
《求生之書》說,現代人,警報系統經常是緊張的,到處是警報,而失去了冷靜,平靜,鎮定的本能判斷力。
♡♡
我會想像,接受師資訓練的年輕老師們,真的需要訓練要如何面對「以失控和浮躁來存在的孩子」「以憤怒、訴苦或權貴來表演的家長」。
我也會想像,每個孩子,都需要先練習,如何在憤怒風暴中,歸於中心,能在內心感受到安全屏障的方法。
我還會想像,每個家長,可以有一份足夠的安全感,以及,來自智慧的恐懼本能,於是,這樣的家長,不會一有小事就浮動,而可以用大平靜與愛來支持,我們的孩子所處的環境。
我自己當然比較另類,總是要為孩子的千秋萬世著想。
總是要把能讓孩子感受到真正的尊重與關愛,當做我的首要目標。
因為,不造成負向循環的方式,就是在遇到這類負向的事情時,用尊重與穩定的愛來回應。
而要在特殊時期,還保持尊重與愛,真的需要內心有很強的安全感和好方法。
♡♡
《求生之書》最讓我動容處,其實是作者在一開始的自述。
他描述了,他經常義務去監獄巡迴演講,會說起自己童年的歷程。
有一次,台下的聽眾問:「聽起來我們兩的成長背景差不多,那為什麼你現在站在台上,而我卻成為階下囚?」
這作者,一下子也楞住了。
他從來沒想過,自己怎麼樣從一個目睹暴力,以及暴力承受者,一個由於貧困,一直搬家轉校,在父親被母親射殺,母親入獄後,一直在寄養家庭轉來轉去的孩子,而可以,如此成功。 甚至,把童年的身處暴力經驗,轉為,「防範暴力的危機評估專家」並據此為企業?
很久以後,他回信,給那個提問的囚犯。
他說,我記得,有一年,我們家搬到一個教堂附近,我每次去那個教堂,無論我做什麼,那個神父,讓我感受到被尊重,被看重,被關懷,而且,是真心的關懷。 那神父,相信我,會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我的成長,可能只有一小段,非常稀少的的時間,得到這樣被尊重與被愛的對待。
也許,就是這樣一小段非常稀少的時間,讓我們兩個,不一樣吧!
♡♡
我會說,在未來,我們要迎接的是更多這樣的情境冒上檯面來的社會。
為了我們的孩子,甚至孫子,你願意,練習又練習,可以成為像《求生之書》之書的作者,所遇到的這個神父嗎? 無論如何,提供尊重與真正的關懷。
因為,若我們基於自保的理由,使用政治力量來排斥孩子,只會創造更多更多的階級仇恨。
未來100年後的和平與友善,起因於我此刻的選擇,是回到力量選擇愛與尊重,還是讓恐懼帶領選擇排斥?
♡♡
我明日要去三重的某所國中,與輔導老師們研習。
那些國中老師,提出來的困擾,也就是,現在,被請到輔導室來談話的家長,大多,已經無法與他們合作,或請求幫忙了。 反而是,請家長來,不只要孩子的狀況要校方承擔,甚至家長自已的狀況,也一起被帶到學校來。
這篇文章,是part1.
要有辦法與這樣的家長合作,有個《步驟0》,這篇文章,寫的就是《步驟0》
♡♡面對有狀況的家長的《步驟0》
- 不怕
- 平日就要鍛鍊自己的安全感與能力
- 遇到咆哮,能平靜而不被捲入
- 遇到訴苦,能不被捲入而能劃界線
- 遇到權貴,能有清晰的立場並巧妙地轉開
- 於是,可以呼吸順暢,可以帶著清晰凝視與聆聽
- 於是,可以給出,家長料想不及的回應方式
- 於是,可以有兇兇的樣子,同時,又有溫柔的樣子。
- 或是,可以表面很溫柔平靜,而底層非常堅定與戰士。
也許,在明天之後,我會有時間,寫出我的步驟1與2。
Comments
You can follow this conversation by subscribing to the comment fee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