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兒小時候,在第一本親職書「養出有力量的孩子」的時候,我就說:「哭哭沒關係」
就讓孩子哭,哭傷心,哭難受,哭痛痛,就讓他們可以與自己同在,擁有允許與凝視,需要安慰時給予,然而「止哭」不是重點。 探究哭的源頭,需要放手的放手,需要學習的學習,這就夠了。
也因為我不「止哭」,我「陪伴」
在加上一個家庭默契「如果你想要什麼東西,等哭完,平靜時,我們可以討論」
孩子,我們家的兩個孩子,不需要「用情緒來脅迫大人」的招式。
他們與難受、哀傷、失落、失敗....的關係很好,
甚至,活得很滿足,沒什麼物質慾望,整個就是簡單而很豐盛的靈性質地。
這幾天,觀察著旦妹妹,我明白,我和沮喪的關係,有些不一樣。
旦妹妹可以有很多的”沮喪”。
沒有立即理由的,有時從快樂到沮喪,只需1秒鐘。
她的沮喪,大部分來自內在的因素,
我們若要問:「What's the matter?」通常,外面是沒發生什麼事情的。
整個寒假,她沮喪了很多回。
她的沮喪繞在一個主題:「為什麼寒假要上英文課?」「為什麼還要去上作文課?」
她嚮往一個什麼都沒有,沒有時間壓力,可以無限留在自己內在世界的空白假期。
英文課,像昨天,是下午4:30,她會在早上10點,就說:「快要遲到了。」
是用任何外在條件,沒辦法改善的。
例如:「那就不要去上好了。」「不行,老師有開課。」
然後,我觀察到,我會想要「止她的沮喪」
那麼能允許哭哭的我,卻不太允許"沮喪"!!
也許是,我判定,這些沮喪,沒有理由,不合理。
一直想要「理性思考」的教導,來讓她可以平息下來。
或是,我會想要寵寵她,用快樂來平息她的沮喪。
然而,大部分,是沒什麼效果的。
試了這麼久,我的心得如下:
♡♡ 給個轉念
關於作文課,我給了轉念。
我給她一個文書夾,印出老師的課表給她,然後,要她畫封面,打包。
這打包,帶給她「旅程」的感受,像是要去旅行一樣,有個行程表,她從抗拒轉為期待。
她開始很快樂,很興奮,很有活力,很期待這作文課。
♡♡ 什麼都不做
就是包容她,不要去想教她什麼不合理,承認不再需要教導什麼。
就是與她在一起,聽而不處理,收下而沒意見,
同時,讓生活繼續。
於是,小女孩的沮喪,就會擁有她自己的週期與空間,
準備好了,我繼續前行的生活會承接她,她很快就會出來。
當她出來之後,她通常是非常快樂的,活力充滿。
那些我們覺得沒有什麼的東西,她也快樂到不行。
♡♡
而這就是解答。
那些我們覺得還有6小時才上課,緊張什麼? 她會緊張到不行。
那些我們覺得沒有什麼的小事情,她會快樂到瘋掉,立即從沮喪轉為很迷人的女孩。
那些我們覺得沒有什麼的小事情,她會用盡全力去在意,然後,去幫忙,去行動。
♡♡
原來是這樣呀。
她是一個,比我有20倍情感反應的孩子,比展爸有100倍情感反應的人。
人性在她裡面,如此活生生,如此鮮活,如此激盪,如此大風大浪。
而我能接納人性中有目的的憤怒,有失落的難受,有外在事件的沮喪,
對於她看似沒有來頭的沮喪模式,之前,我太努力,要幫忙她放鬆下來(事實也是,她總是來求助)
也許,她來求助,要的不是我幫忙她停下沮喪。
猶如,她的興奮來找我表達,要的也不是我協助她冷靜下來。
她要的是原原本本的被看見,就是與她同在,
當她陷於人性起伏的風暴時,提供更大的臂彎。
♡♡
我想,很多時候,這也是我們陪伴自己的方法。
Comments
You can follow this conversation by subscribing to the comment fee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