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那些質疑我們的人,把他們的期待投射到我們身上的人,
他們可能因為我們不滿足他們的期待,於是,說出批判的話,說出讓我們失去平靜平衡的話,這時,踩在尊重的位置,最簡單的回答是:
「你可以這樣想,我知道我不是那樣。」
♡♡
「你可以這樣想,我知道我不是那樣。」
當我們可以這樣說,至少,避免捲入當下的情緒糾纏,能有個深呼吸回到自己。
當我們這樣說,至少,在那個回到自己的深呼吸的片刻,可以有個空間,隔開他人的期待拉力,不讓自己離開自己的中心。
然而,有自省力的人,在夜深人靜時,一樣,會一次次,把別人誤解我們的話,拿來反芻,拿來當成鏡子,看自己。
會有生氣嗎? 會。
會有困惑嗎? 會。
會有自我懷疑嗎? 會。
會有挫敗嗎? 可能。
我有可能就像別人說的那樣嗎? 也許。
然而,一定是我的脈絡與詮釋,不是他人的批評中所詮釋與理解的。
我們要決定,自己的未來是要生活在清新的空氣,還是混濁的地方。
更切實的想像是,如果自己是海洋生物,是要生活在澄澈乾淨的海中,還是被污油垃圾污染的水域。
也就是,我的生氣,困惑,自我懷疑,挫敗.... 都可以先在自身內在解決,而再出去面對外在。 這樣,是確保,環繞自己的能量環境,清新與澄澈的守則。
♡♡
這幾日的社會新聞,王小姐因為沒有崩潰而被質疑為過度冷靜,.....的批評,而她也在臉書上表示,日後,火化後,回到日常生活,那個心碎,也許會一次次崩潰......
我看了這樣的告白,很心疼。
當然會崩潰,然而,需要把自己會崩潰的事實,拿出來向他人解釋,這表示,因為冷靜沒有崩潰而被質疑,已經移動到王小姐的內心,讓她得一再反芻,而無法消化。
我也是那種,擁有冷靜力量的人。
記得年輕時,睡覺的房間被壞人闖入,夜半睜開眼睛,看到蒙面的男人正用迷藥試圖迷昏我時,我扯去他的頭罩,然後起身追趕一時慌張而逃跑的他。 這才在第一瞬間鎖上門,並報警。
而我的恐懼顫抖,驚訝而崩潰大哭,都是在警察離開,親人前來照顧我之後。
崩潰,對於一個深深被愛而長大的孩子,對於一個平日就與自身內在關係良好的人而言,不會出現在不安全的環境,不會讓自己崩潰而暴露在一個周圍未必有溫暖溫柔安全理解的保護環境中。
崩潰,其實有個好處,就是撒手不管了,讓更堅強的人來hold住場子,hold住我。
然而,不崩潰,有個堅持,那就是「我還有責任要負,我要撐著。」
然而,對有能力自制的人,崩潰,不需要成為一種演出。
崩潰,是很私密的,只是為了讓真實能自由流動,完整人格可以被療癒的時刻。
堅持不崩潰的人,讓自己留守在信任這一方,堅信理性與力量,依然還能讓人生前進。 而不崩潰的人,最大的內傷,應該就是,硬化了,麻木了,遺忘自己的脆弱與痛苦,最後,轉為地底能量,傷自己傷身。 未來,可能,失去柔軟,而感受變得遲鈍。
可以守住而不崩潰的人。
最好的情況是,直到,可以不用守護,可以放下責任的時空。
有後靠來到,有可以信任的人陪伴,有可以支持住自己如此巨大痛苦的人同在。
於是,有機會崩潰。
能夠在這種安全情境下才崩潰,能夠有一個站得更深,可以hold住巨大痛楚的人來同在與守護才崩潰,是療癒的可能。
♡♡
我們每個人都不一樣,每個人的療癒旅程都有自己的進度。在有堅強與療癒力的人身邊才崩潰,哀痛有機會被承接,愛有機會流入,是療癒的時機。
在傷痛陪伴者多年的經驗中,還沒準備好的崩潰,是一種再度傷害。
而人格穩定,自小就被珍愛同時擁有責任感與自律要求的人,有能力,守護自己,直到時機來到。 有能力,在自己還不能倒下,需要守護身邊更多人的時機點,暫時把哀痛蓋住,即使自己是最需要被照顧的那個人,依然堅強照顧他人。
冷靜,在這種人的表達上,是一份,不自私的愛。
守住不崩潰,在這樣的人格組態下,是多年來被愛的開花結果。
♡♡
這幾日,我被王小姐所觸動,讚嘆著,我們何其有幸,能擁有這樣溫柔而堅定的人,出來,純淨並讓種種想要投射上來的他人苦悲,都沈澱下來。
我們可以共同用友誼彼此守護。
然而,若他人的行為,不滿足我們的期望,在他的行為沒有闖入我界線時,所有的失望失落,都是我自己的。
這是一種純淨的尊重,也來於愛的力量。
冷靜、不崩潰看似冰冷無情,其實是內心深深知道有更多的後續需要完成,是更大的責任與承擔。
謝謝老師的分享與解析。
Posted by: wendy | 2016.04.06 at 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