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週一,在工作中,我們向個人所處的”部落”作祈禱與吟唱工作。
也就是影響個人至深的”精神世界”。
找來幾個比較貼近的世俗語言,大概是:
「個體的世界觀」
「個體的內在文化」
「個體的潛意識的心智結構」
而我需要稱呼為”部落”,主要在精神層次來看。
“部落”是一群具有相同精神信仰,相同生活習俗,服膺一樣的宗族長老的領導,”群”與個體生活的每個面向息息相關,而個體也居在群之中受到庇佑與牽絆。
第一個浮上心頭是,宮崎駿在魔法公主中,男主角阿西達卡所出生而後離開的部落,以及後來進入的黑帽大人所領導的部落; 甚至小桑與她的狼母親也能算是一個部落。
我們可以想像,在精神世界,即使是出生在同一個家庭的孩子,也由於出生序以及個性價值觀和後來的教育環境不同,而有了截然不同心智結構與世界觀。 他們的價值優先次序不一樣,他們的行為模式不一樣,他們的每個心念的源頭或所去的方向都不一樣。
這種人與人之間本質上的不一樣,到底要用什麼語言來表達呢?
我認為,用個人內在的部落來表達,是最為貼切的。
我們可以從自己一再會被吸引回去複習的小說或電影,不時就會想起與引用的電視劇,或反思每日發言背後的理念以及每個行為背後的價值優先次序,來對我們內在的精神部落,一窺一二。
在工作中,我說了一段與親職教養有關的話。
我們背後的潛世界,也就是我們精神部落,到底是什麼時候形成? 如何建構的呢?
我們所閱讀的書,身邊的人所使用的語言和價值觀,我們所浸淫在其中的媒體文化,學校教育,影響最深的老師,童年家庭氣氛,以及,最早期生活經驗中父母回應我們每個言行的態度和基本精神,都是形塑我們個體的精神部落與建構主要律法和守則的影響因素。
在心理學界,家族排列所揭櫫的族先動力對個體的影響。
也讓我們見證了個人背後的潛世界,也就是精神部落,的確有一部分的建構,受到了我們的祖先,尤其是出生與死亡相關的重大事件,以及,家族對於重大事件所持的尊重以及愛的態度所影響。
當然,靈性工作者,會擴大這些眼光。
把我們生命更早,先於出生的靈魂記憶,體驗,甚至新時代所提到的靈魂藍圖。
那些,已經成為我們潛在影響的,都是我們精神部落的影響之一。
然而,身為父母,我們對自家孩子影響最深的就是,我們對待孩子的每個行為,尤其是脫序型為的回應,當時內在的平靜,內在的敞開,內在的信任,喜悅,以及所打開的支持基底。
什麼意思呢?
說得更白話些,父母對孩子行為的基本反應模式,形塑了孩子最深的內在,對自己以及世界的回應方式。 而這些建構的模式,又形成一種奇妙的吸引力,吸引著外在世界的對稱性,來到孩子的身邊,成為孩子未來走出家庭時所迎接的外在現實世界。
舉例來說,
我們常會發現我們與老闆的關係,很多個角度或某個面向,鏡像相似於童年與父母的關係。
我們也會發現婚姻關係中,與伴侶的主要糾結或爭執,一直無法和諧的對立面,與我們自身人格的影子或匱乏,強與弱之間還沒來到協調有關。
這就是,內在性格形塑了命運。
或是,我們內在的精神部落,與外在迎接的現實世界之間,是息息相關,且對稱的。
♡♡
舉個例子來說。
我經常看著家裡的兩個孩子,怎麼他們處在班級的社群中,有一種特別的樣態。
是一種比較不容易捲入班上糾紛,掉入對立或爭執,即使被老師處罰也能轉化為幸福的狀態。
八年級的兒子,因為大考後帶著同學在教室踢足球,被班導師罰三個禮拜內,每節下課都要去找任課老師簽名,確保他上課的狀態是OK的。 這本來是個處罰,可是兒子帶回來的訊息卻是:「每個老師都會很好奇我為何會被處罰,然後我就跟他們聊天。 媽媽,我感覺很好。 有一種被重視,而且,與老師當朋友的感覺。」
其實,這孩子是最重視下課的。
他下課可以跑福利社,可以與同學玩,可以去操場跑跑,對他很重要。
然而,這被處罰的過程,本來是會感覺被剝奪他的下課時間的,他的角度卻是,我獲得了新機會,一個與老師互動,並得到老師慈愛眼光的機會。
四年級的女兒,班上有幾個頑皮同學,有的是上課會一直問問題,有的是會對同學做出跨越界線的行為,有的則是課堂中會失控,發出噪音。 女兒,總是會回家報告這些事情。 而在她的敘述中,她一直是個旁觀者,見義勇為的孩子,以及,給祝福幫忙同學祈禱的孩子。 於是,當父母的我們,會好奇,這些會對一般孩子帶來負影響的事件,好像,在她這裡,除了上課安寧的深學習減少之外,在事件本身的經驗,她是正向的。 她獲得了機會,在生命的早期,就練習處理不在管轄內的亂象,而學會在其中保護自己,並測試自己的正義信念,反而,提供她機會練習與天的福佑用祈禱來連結。
我不禁想著,我們是怎麼如此幸運,擁有這樣兩個穩定而正向的孩子。
他們總是展現了,把生命的挑戰化為學習與獲得幸福的機會?
♡♡
然後,我想起了,他們在家得到我們的對待。
早上,我出門時,在門口撿起了一個塑膠袋垃圾。
在收拾時,自己的長裙被一大把鬼針草給襲擊,滿片的鬼針草種子。
然後,我笑了,徹底覺得好玩。
鬼針草大戰,是女兒最近在玩的遊戲。
她說:「班上同學都會在校園到處尋找,蒐集鬼針草。」
哥哥說:「這個年紀的孩子,都喜歡蒐集彈藥庫,以前我四年級的時候也一樣。」
而爸爸,則是身體力行,他昨天帶著穿雨鞋的女兒,去到野地,兩人花了一個多小時,帶回來一大包鬼針草。 而女兒回家事後處理,裝了兩個紙袋,被哥哥稱為「彈藥庫」的鬼針草種子。
忙著整理自己的裙子,在拔掉一根根鬼針草時,我心裡偷偷地笑。
我因為女兒有這樣的爸爸而感到滿足。
也因為自己的童年,有一樣,很愛參與我遊戲,成為我後靠的童趣爸爸而幸福。
前天,在狂風大雨中,騎車載女兒上學。
簡單穿著便利商店簡便雨衣的我,其實已經有點濕了。
結果女兒一抓,整個把雨衣在肩膀的部份撕破。
然後,我哈哈大笑:「撕破了,看來,真的會淋成落湯雞。」
這事,就這樣過去了。
即使我在咖啡店因為衣服濕透而冷得發抖,想起雨衣被撕破的那瞬間,都還有,能和女兒在大雨中相依騎車上學的溫暖感。
再回到我們家兒子。
他怎麼著這樣的與人能和平和諧輕鬆而信任?
想起我們母子倆,或父子倆,無數無數的溝通與聆聽時刻。
所有的衝突教導以及他小時候哭著訴說傷心而我們以溫柔和明理回應的時刻。
想起他依然有許多生活小習慣,我即使已經說了將近百次依然還沒有完善的時刻。
而我,一次次說,都是叮嚀,都是信任,無比的耐心。 當媽媽的我,彷若,這塊,只是因為播種在困難的土地,所以,需要有耐心一樣,沒有怨言。
我明白,這兩個孩子內在的精神部落。
必定是有耐心包容信任且有樂趣愛玩有創意的部落。
而這,形塑了孩子內在的潛世界。
成為,帶給孩子幸福的一個大磁鐵。
這幸福,在於孩子回應周遭世界的言行底下,每次被觸發的感受的先經驗。
這些先經驗的底層,就是我們在他們還很小,還不會言語還不熟悉思考之前,所立下的根基。
♡♡ 小結:
而父母的言行,若沒有反思覺察與再選擇,則又被內在的潛規則所影響,那是父母早期被放入的世界建構與編織的記憶網絡,也許就是單純地來自祖父母與外祖父母。
這樣往後回溯,我們就能明白,所謂「影響著我的源頭內在精神部落」是怎麼樣的深長與綿遠。
也因此,我們現在的每個言行與思考,沒有表達出來的態度。
若能被知覺以及修行,轉為愛,轉為包容,轉為真實,轉為正向與信任。
能對孩子,以及孩子的孩子們,所影響的未來綿遠以及深長。
這是多麼美好且重要的一個覺知!!
Comments
You can follow this conversation by subscribing to the comment fee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