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喔?」一臉驚訝的我透漏了我們家太輕鬆的訊息。
兒子看起來也沒記得很清楚:踢球、教練慶生pa,阿姨家、家人生日、表弟,......
歡樂的週末,誰也不記得還有個模擬考等在前方。
晚餐,在小吃店。
也才得知消息的爸爸:「那,你應該會留下一個不怎麼好的紀錄了。」
不同意的老公的媽媽:「兒子呀,這樣很好,你會知道自己的自然實力是多少!」
「如果,你可以下定決心的話,就會在下次模擬考,體驗到一種進步的鼓舞。」
回想起,前一陣子,聽老公報導,在咖啡店,他目睹了一場母親訓斥國三的兒子的大戲。
將近歇斯底里的母親,告誡兒子,不准玩電動,說國三有多重要,如何影響一生等等。
那個媽媽,好緊張,好緊張,
那氣氛,好沈重,好沈重。
那加諸在孩子身上的投射性壓力,無論多久,都會成為一種等待反叛的源頭。
反叛:反叛自己的健康、反叛自己的熱愛,反叛師長父母、反叛人生、反叛婚姻、反叛美好.......
也一樣親臨的旦妹妹說:「媽媽,真的好恐怖喔!」
這是使用恐懼的力量,
沒有清理自身內在的人生遺憾與焦慮,
沒有把童年被管教的痕跡,還諸天地,
整體交織成的束縛。
束縛,父母被束縛在恐懼失敗的焦慮中。
束縛,孩子被束縛在「不聽話就會遭殃」的綑綁中。
束縛,孩子掉落在「不用功未來人生就會沒希望」的幻相中。
同樣是國三生家長的我,
也反省著,「那我會不會太鬆?」
咖啡店那個媽媽太緊,那我,會不會太鬆?
🍄🍄
「是,妳太鬆了。親愛的理書。」
我裡面的管家,用不溫不慍的暖暖聲調說:
第一、妳沒有為家裡有個國三生做改變。
第二、妳心思都還在孩子的身心健康快樂,沒有轉到「促使孩子好好集中精神複習功課」的焦點
第三、妳對孩子太有信心了,猶如他對自己感覺過度良好一樣。
第四、妳正在打開自己的世界地圖,當妳離家時,家裡就是遊樂場,孩子需要妳的存在感呀。
昨夜,出席了孩子的班親會。
平日嚴格的班導師,因為產假還在休息。
班導師的老公來了,剛帶完一屆國三的同校老師,好好地,讓我這個新手國三媽媽,融入狀況。
晚自習、會考、標準、複習進度......
什麼幾A幾B,憑著自己的小聰明,猜得到幾分。
我連有晚自習都不知道,偷偷聽清楚,早過了報名截止日,心裡想,是我混還是孩子沒說?
「那如果孩子早上要練球,不能早自習,會有進度事先知道嗎?」
「是不是只要跟著學校的複習進度,做複習卷,就夠了,還是要更多?」
我問了些,很維護孩子自由又不要漏掉太多的平衡考量問題。
昨夜大雨,來的家長不多。
看來,大家都比我狀況內。
「我們家兒子都很早睡,早上5點就起來看書」
「那個晚自習是這樣的......」
「孩子參加晚自習的晚餐,可以由家長送來嗎?」
……
很慶幸,自己有出席,趕來做暖身,讓自己也加緊腳步,加上個「國三生家長」的自我認同。
🍄🍄
我們家孩子,想都沒想,就沒跟老師拿晚自習的同意單。
他不想,也有把握我們會同意他。
被回家的我,ㄉ一ㄚ了一頓:「我們當然會同意你不參加,可是沒跟我們講.....」
我其實是被老師形容,一群人一起晚自習,那種氣氛,對孩子很有激勵,給打動。
想起,這孩子的每個夜晚,玩得不亦樂乎的輕鬆樣,真覺得他需要去給激勵一下。
於是,3人同意,先不報名,到了期中,若真的有需要,可以試試看。
孩子的球隊教練,提供了週三晚上與週六下午練球的邀請。
孩子也說,「運動是最好的用功精神來源」
想起,我們還在月考前夕,安排了澳門旅行。
這一向,從孩子小一開始,就教他「讀書是平常事,本來就要日日讀書,不要因為考試而影響日常重要作息,吃得好,睡得飽,生活充實,與家人親密」似乎都被我放在考試成績的前頭。
這個我,要因為國三,而調整多少?
🍄🍄
於是,我做了決定。
這一年,把教室移到婆婆家,讓家裡的教室成為讀書的大書房。
這一年,我們晚上,就是安靜地,一起讀書。
妹妹寫作,我可以繼續寫作,而老公,要商量,請他,至少,不要在家裡的夜晚,開電腦。
維持他能繼續練球、繼續運動的種種。
運動,歡樂,保持體能,維繫球隊的紀律,維持自己的球技與體能,是功課的加分呀。
讓去阿姨家玩耍的規律,被固定下來,可以的話,就定在月考後,也才不會干擾表弟的作息。
旅行,還是可以安排,要讓孩子知道,他上緊發條,生活的幸福沒有減少。
這孩子,本來就是個自動自發的孩子。
只要環境,氣氛,意識焦點,都調整好了,就沒問題了。
他其實,非常非常可愛。
開學正式上課第一天,他細數班級的七科的老師。
每個老師在他眼中都是超讚的。
一個個老師的神情,優點,好處,厲害點,都被他說得活靈活現。
專心上課,印象與記憶一流,是他讓我放心至極的特色。
他熱愛找老媽討論數學、理化與英文,
他享受找老爸討教生物、國文、歷史與地理公民。
他驕傲於能幫妹妹複習功課,教導妹妹。
這些互動,應該是未來一年需要更多更多的地方。
這種,既親密又玩耍,開懷於探索知識與掌握知識的能力,以及全家在知識中歡樂的場景。
是這學期首要守護的。
🍄🍄
「好,我們要緊一些嘍!」我跟內在的自己說。
1. 環境安排,讓全家的空間,以一起用功進步為主。
2. 意識調整,記得,我是國三生媽媽。
3. 精神照顧:幫孩子設計一個能量運動,維持清晰好能量的習慣。 可以全家一起做。
4. 飲食調整:注重均衡,減少外食,也把晚餐的形式改為一個大菜與長備小菜的簡要吃法。
來打果汁了,酵素、好蛋白、有活力的食物.....
5. 看管進度:多一雙眼睛,幫忙知道他的進度。
6. 自己紀律的調整:規律工作,讓孩子可以預期生活進度,把行程事先排好,不讓家裡繞著我轉。
這樣,就夠了。
「好棒。」我拍拍自己,充滿信心。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