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小朋友:
很多時候,你們的壓力,在於爸爸、媽媽或阿嬤,會對你們生氣。 生氣時的責罵,甚至還有處罰,或給你們的限制,會讓你們很有壓力,非常不舒服。
其實,很多時候,不用他們生氣或責罵,你自己功課跟不上,或考不好,都已經夠難過了。 而他們的責罵,有時會讓你下定決心更努力,有時卻讓你也學會怪罪自己,卻不一定能讓你在用功時,沒有害怕,而專心努力。 有時,因為被責罵,內心會有OOXX的生氣,或是##%%的緊張難受。 這些OOXX或##%%反而成為你用功時的雜音,干擾你的專心學習。
當然,你們的爸爸、媽媽或阿嬤,如果知道,原來責罵小孩或處罰小孩,有以下的副作用。
- 未必那麼有效。 或是
- 雖然有立即的效果,而長期來看反而讓小孩不夠有信心。 或是,
- 會讓小孩,有事情就不想找父母幫忙了。
他們可能會更謹慎使用責罵或生氣。可是,很多時候,爸爸、媽媽或阿嬤,生氣,或,罵我們時,他們其實是難以控制自己的。 也就是,他們出於關心與愛護我們,由於他們的擔心,他們對我們有期待。 而在這些期待落空時,他們裡面的害怕就跑出來,而導致失控的生氣。 這時候,當小孩的我們,就是要承受很多被責罵的壓力的時候了。
我上面的說明,如果畫成說明圖,大概是這樣的。
爸媽或阿嬤,因為愛我們,而想要保護我們。
用他們的想法,於是產生對我們的期待。
如果期待滿足了就很快樂; 如果期待落空了就很失望。
如果,爸媽或阿嬤,他們內心有自己人生的痛苦記憶,失望很容易變成生氣,以及責罵與處罰。
而我們反而感受不到他們的愛。
基於以上的認識,親愛的小朋友,怎麼樣面對會生氣的爸爸、媽媽或阿嬤呢?
第一:
我們要讓自己活得好,對於屬於自己的工作好好負責,對於爸媽的期望,收到心裡但不負責滿足他們。
第二:
我們要對於周圍的人的情緒有所觀察,有所敏感。
在他們快要生氣,甚至在失控以前,就有所察覺。
第三:
我們可以選擇保持平靜,遠離風暴圈。
第四:
當他們直接責罵或指責我們的時候,請照顧自己的內心,察覺自己的呼吸,透過這樣,保持自己的平靜。
第五:
平靜後,我們可以這樣回答:
「爸爸(或媽媽,阿嬤,老師)對不起,你們因為我的行為,而難過了。」
或
「爸爸(或媽媽,阿嬤,老師)謝謝你,這麼關心我。」
然後:
「爸爸(或媽媽,阿嬤,老師),你很生氣,是不是想要保護我,以後不要受苦?」
或
「爸爸(或媽媽,阿嬤,老師)」,你罵我,是不是希望我能害怕,而改變自己?」
或
「爸爸(或媽媽,阿嬤,老師),你很生氣,因為你們關心我,又很無奈,是嗎?」
第六:
等到,因為這句話,大人冷靜下來之後。 我們可以接著表達:
「爸爸(或媽媽,阿嬤,老師),我也想要變好,進步。 請用平靜來教導我。 謝謝。」
第七:
我們需要擬定好讓自己進步的計畫,而這個計畫,是自己想要的,按照自己的能力來的。
我們可以表達計畫,並提出請求。
「你們想要我的功課進步,我認為自己的狀況是........」
「我給自己一個計畫,是這樣的.......」(小小的,一定要自己做得到)
「至於,你們期待我.......,我了解了。」
「其實,我對自已的期待是........」
「和你們不一樣,很抱歉。」
「我需要你們用......的方式,來支持我,好嗎?」
親愛的小朋友,試試看吧!
如果你的爸爸,媽媽或阿嬤,平常大多時候都是冷靜而溫柔的,可以把這封信給他們看,並與他們一起討論。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