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好,手邊有白紙。
我們開始進行「曼陀羅創作接力」
曼陀羅是一種對稱的圖案,在她小時候,接力創作出一個曼陀羅圖案,一直能讓兩人很開心。
首先:我畫了一個不怎麼圓的花瓣....
接著,她畫上花瓣外側的另一圈花瓣.....
我補上中央的花蕊,
而他則加上粉紅色的尖型花瓣。
我不曉得她裡面的「沒安全感」的動力在哪裡?
以外在現實來判斷,那裡是明亮安全好能量的地方。
不過,我也抓住機會來承接她的不安全感。
邊畫,邊數,我說:「哇~真慘,這花瓣,是十一個耶!」
她問:「為什麼會慘?」
我說:「因為不對稱呀。」
女兒說:「還好啦。」(這很有意思,她的容量回來了。)
接著我說:「不過~沒關係,還是可以很有動稱感.....」
..
.
就這樣,母女完成了這幅曼陀羅。
於是,她離開了奇妙的幽冥意識,進入自己的專注時光。
她拿出英文作業,很快寫完了。
她拿出畫畫本,又畫了些東西。
她拿出羽球拍:「媽媽,陪我去外面」
一個多小時吧!
我得以專注在自己的世界,而她有了自己的專注。
於是我想,以前,樹哥哥比較不敏感,他不會說:「沒有安全感」
不過,他也有無法專注的時刻,
那時候,我也會先陪他做點事─〉出數學題目給他。
兩人性格不一樣,非常愛解題的樹哥哥,喜歡一題一題的挑戰;
而旦妹妹喜歡的則是有規則的創作。
無論如何,做點什麼。
它比:
:「怎麼會,這裡很安全呀。」
:「不要亂想,我會陪你。」
多很多支持力。
這種支持力,是給孩子一個經驗,透過行動來平緩自己的浮躁。
過程中,孩子的行動會被眼睛看到,會有美感的洗滌。
單獨創作是一種成就,而共同創作則帶著許多驚喜。
曼陀羅非常適合共同創作,很單純,透過這練習,母女兩一塊兒靜心了。
這有助於增加孩子的專注持續度,而在過程中,母親的平靜也一併放到孩子的存在感了。
當孩子說「沒安全感時」與孩子一起做些什麼吧! 透過行動來回到安寧,比父母用言語的引導,多了更多的感官參與,也就更紮實地成為孩子內在自我陪伴的能力。
Comments
You can follow this conversation by subscribing to the comment fee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