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蛻變卡)
有個10歲小男孩,抽到這張卡。
我指著牆上投射出的大圖卡問他:「你抱的這隻腳是什麼?」
「就是,你一直依賴著的,沒辦法離開自由的是什麼?」
旁邊另外一個10歲的男孩與女孩,都大聲說:「我知道。」
「是~寶可!」
的確,這男孩是寶可高手,畫畫,人際互動,所運用的都是寶可的符號。
然而,這男孩堅定的大聲,看著我的眼睛說:「不是。」
我說:「那是什麼?」
他說:「是無聊。」
♡♡
在那瞬間,我的心,疼了一下。
「哇~原來是寂寞呀。」我聽到自己小碎的聲音。
原來男孩是小兒子,姊姊都上大學了,家裡沒有別的孩子一起玩耍。
他說晚上,在家,就是看看書聽聽音樂,然後,非常無聊。
我自行在裡面幫他翻譯,「非常寂寞」
爸媽偶而會陪伴,但是男孩依然覺得無聊。
我看著家裡的兩個孩子,明白,若我們家只有老大而沒生老二,即使是展爸與我,單獨的孩子也會無聊呀。 樹哥哥常說:「最棒的就是我有妹妹。」
每回看著他兩的互動,那種小孩能提供給小孩的美妙與豐富,
是成人的我們,所無法提供的。
成人的邏輯,再怎麼殘破都是安好的,
而孩童的邏輯,因為沒有成人的堅固不漏,所以,妙極了,跳躍又好笑。
在課程中,我問男孩:「那我們一群人在這裡上課,你無聊嗎?」
他搖頭說:「不」
這時,另外的男孩女孩,居然站起來,開始追逐起來了。
在大教室裡,幾個孩子跑步追逐,留下另外一個女孩,跟我一起看她抽的牌卡,追逐的人,歡樂又自由極了。 而閱讀自己牌卡的女孩,也有著我們兩的靜謐。
孩子自發地站起來追逐,笑鬧,在這情境中,是金子般珍貴的團體結構。
因為他們生命中很大的匱乏,也許就是這樣的自由玩耍,歡樂無比。
自由玩耍,與扛起學習的生命責任之間;可以用一種方式,奇妙地結合在一起。
自小被規劃得太好的孩子,做每件事情,都失去了自發的快樂。
連本來可以很快樂的東西,都覺得壓力沈重。
連本來可以投注快樂的上課,都被無聊的陰霾,給遮蔽,而無法感受了。
那個帶頭起來,說「我們玩吧」的另外的10歲男孩,讓我很驚豔。
對我而言,他這個行為,是個”關懷”。
這種"關懷"的舉動,在另外的女孩身上,可能是本能,而在這男孩身上,卻是無比的進步。
那需要連結到他人需求,而又本能地回應,才可以做出這動作。
在教室,我曾經好多次,允許他們:「那就自由玩耍吧!」
孩子們(數量少的團體結構)鳥獸一般,飛翔奔跑出去後,整個教室的閃光驚人。
之前,男孩基於自身需求,而跑出去玩。
而這回,在這當下,我感覺到,他們的進步,那「出去玩」的指令,是為了回應男孩的無聊,而來的。
♡♡
在他們奔出去追逐前,我們翻了牌──是「自主自立」
我問男孩:「有沒有可能,在無聊的時候,自主自立,找到除了寶可之外的快樂?」
男孩點點頭。
這些孩子,看似凌亂,上課時抽卡都不按照大人邏輯。
卻逐漸地,因為玩牌,因為自己抽的牌會被放到牆上大大解牌,而有了牌卡所編織的情緒經緯。
他們知道,「翻牌」這個美妙的可能。
他們即使抽到黑壓壓的負向情緒,都知道,背後有個明亮有愛的翻牌機會。
寶可,也許是男孩自主自立,尋找朋友與快樂,與世界連結的一個努力。
而男孩需要的,是能擴展這種學習熱忱,去到生活中其他地方,即使學習方式無聊,男孩也能在自身內在感受到有趣與挑戰。
在這三個月,男孩進步好多。
以前,被別人跨越界線觸碰,無知覺而會被欺壓的他,開始會反擊,開始會打起來。
他進入了男孩的重要成長歷程,可以反擊,可以打架。
可以知道自我界線,可以說不。
誰知道,10個30分鐘,裡頭蘊藏了多少,奇妙的種子!!
Comments
You can follow this conversation by subscribing to the comment fee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