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隱喻,是閱讀到一個家庭的困局,而有所觸動。
這個家庭,是嫁到台灣的陸配,遇到酗酒而不事生產的丈夫,失望之餘,對快要成為邊緣孩童的兒子也有很大的怒氣。 而我們看到,是這樣的怒氣主導著孩子的逃離,從正規的人生沈重中逃離,卻也沒有方向,只知道不要,不知道要的孩子。
因此,我假想,寫了一個隱喻,當做媽媽的心聲。
而這,是有機會,給予雙方,一種同理心的素材。
❤️❤️
親愛的孩子,抱歉,媽媽總是對你大吼,對你失望。
我本來,也有溫柔的心,善於等候的耐心,以及願意相信你的信任。
可是呀,那種等候的耐心,對我來說,就像絲綢一樣,是細膩的,是心靈的,是美麗的。
而媽媽,這幾年的反覆失望,壓抑過久的挫折,家務與經濟重擔的操勞,
已經讓我的手,變成有無數小脫皮的手,當我的手,碰觸絲綢的平面,一下子就勾破了美麗的布。
孩子,你知道嗎?
我從內地,雖然窮困,也是個被重視的孩子。
雖然透過仲介來嫁人,也是個有尊嚴的家庭出來的。
可是,我來到這裡,一次次,爸爸的承諾與沒有實現.....
讓我一次次一次次嚐到失望再失望的苦。
每次我聽到爸爸給我一次答應,然後,又喝醉了,而沒有做到,
就像氣球,一次次破掉,一次次破掉一樣。
而我的手,如今,這麼粗糙,即使,很堅固的氣球,拿到我手上,
我只敢很輕很輕的捧著,因為,一用力抱住,氣球就會破掉。
可是,太輕輕捧著,氣球又會飛走。
孩子呀,這是媽媽的心情。
我同意,這幾年,對於你在學校不專心,功課一直落掉,
那種,本來想把希望寄託在你身上的嘗試,讓我失望很多回。
與你之間,關係尷尬緊張,就像是,我與氣球的關係一樣。
親愛的孩子,其實,你不是氣球。
而你是什麼呢? 我想要讓你來告訴我。
媽媽示範了,守住責任,不惜一切的示範。
裡面,很多部分,那是因為,你們存在,讓我覺得值得。
媽媽在示範中,沒有讓痛苦被放下,而把痛苦,與對你的期望攪在一起,貼給你,黏給你
這是我犯下的錯。
而你,比媽媽自由,是能學會,站入你的責任中,接受你身為學生的角色。
你,可以比媽媽自由,更多飽滿,更多願意。
因為,你的裡面有我,是願意扛責任的大樹。
而你,裡面也有你的爸爸,是不會被困住的滑,或是,輕盈。
孩子,這是媽媽的祝福,限度,以及,對你的相信。
❤️❤️
而這背後,有我的許願:
有沒有可能,有一種成就與榮耀感,不在於外在成就或社會肯定,而至少,來自於,在這個當下,我安穩地站在此刻──沒有過去故事的重量,沒有未來未知的擔憂!? 我的意義不需等候孩子未來的成就,也不依賴於之前所做的選擇。 我的成就,在於此刻,這個當下,我活著,有一口氣,願意面對眼前的挑戰,而且,內心平和,眼與耳,心與手,向世界的陽光與風敞開。 雖然,大多時刻,成人的心智會被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所困住,「丈夫為何要背叛我?」「憤怒,辛苦,覺得人生不值得。」 而孩子則不確定,當來自父母的情緒浪潮過於洶湧,如何站穩?「明明不是真的,媽媽為何要這樣說我?」「「每次都被媽媽的憤怒打敗。」 然而,如果,更多人,可以把感知的焦點放在此刻的和平與精神,讓此刻的和平與精神,成為此刻駐足的基礎,於是,被舊故事的情緒捲入時,被父母的浪潮打倒時,能有更短的時間穩下來,來到此刻。 身邊,總有友誼,期盼陽光的明亮照入心中,熱茶的溫度暖活自己,涼風的碰觸帶來寬闊。
這就是,幸福典範的轉移。
Comments
You can follow this conversation by subscribing to the comment fee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