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機會與很多青少年談話,限定在15分鐘以內,焦點就是,支持他們會考前的用功。
孩子的樣子都很獨特,而大部分的孩子,其實沒有太多「說內心話」或「察覺經驗」的經驗。
(參考上一篇文章,有實際對話示範:對話與用功)
意思是,大部分的孩子,不像我們這些學諮商輔導出身的人,很能描述外在行為的內在過程。
或是,對於訂定一個目標,要去達成,也不一定去檢視自己的效率是否被情緒或環境影響。
在學習方法的部份,
很多孩子一問「怎麼答對的?」「怎麼答錯的?」未必能立即回答出來。
「沒有把握在哪裡?」「做錯的題目,是錯在哪個部分?」
「你平日在這科目的準備,後來,有在成績反映出來嗎?」
「作文寫不出來?」「你在寫不出來時,想些什麼?」
「覺得因為爸媽念你,很煩躁。
那你知不知道,從聽到聲音到煩躁中間,你的內心發生什麼事情?」
這意思是,他們沒有經驗,也不習慣去察覺與思考這個範圍。
這個範圍是括弧的部份:決心─〉(............)─〉成果
(.............)內心世界,內心運作,內在思維,思考慣性,行為模式。
也由於這樣,當我問這些青少年時,經常得到的回答是「不知道。」
而且會有很多個不知道。
聽到孩子回答「不知道」對我來說,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沒有特別的意思,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也就是,我的完好,不會被減損,而我在他們說不知道時,真的接納與融入他們的不知道。
有時候,會有些小線索,表情或前後脈絡,讓我可以往下問。
我最常從「不知道」帶孩子往下問,變成選擇題,或是,開放式的填充題。
我的目標很一致:
找出孩子的外在經驗以及內在經驗。
從經驗中,找到他可以做的,透過他願意去做,直接促成孩子能達成他的目標。
通常,我的語言會幫助孩子立即去”察覺”他在用功時的經驗。
因而,他們開始可以回答。
我的習慣是,一定要先問2~3個外在細節,讓孩子有一種「回答得出來」的信心。
並且,也展示了我沒有別的意思,沒有要探測什麼,單純的,要幫忙找「學習策略」
這大概是,簡單整理出來的心得。
❤️❤️
我猜,在陪伴自家孩子,我無時無刻,都是這樣做的。
在成為父母前,先當做一個「訪問者」訪問孩子。
基於各種目的,「訪問者」聚焦的焦點會不一樣。
這篇文章,寫的是「用功與學習策略」
而與自家孩子對談時,有時訪問的重點就是
「你如何促成的?」「你經驗到什麼?」「你的同學的行為模式是什麼?」
我認為,在當訪問者時,沒有別的意圖,有的就是「深入了解」
經常被這樣的訪問者訪問的孩子,自然而然,學會內省,學會察覺,學會觀察,練習同理心。
父母,要成為訪問者,要有很多「不怕」無論孩子說什麼,不要想干涉,或改變孩子。
要成為訪問者,要有很多「好奇」與「客觀」孩子說的跟我們想的可能不一樣,一定要問細節。
要成為訪問者,更要有很多「多元觀點」與「尊重」意思是,無論孩子說出什麼,我們都是讚嘆。
讚嘆這經驗本身的豐富,精采,原型,深刻,有趣,新奇,荒謬,與充滿力量。
我想,我們家孩子,一考完試,都會記得題目,知道自己是如何錯的,哪裡要加強。
應該是,這樣一點一滴被訓練起來的。
而他們有人際敏銳度,有環境隱藏規則的解讀力,知道自己的渴望、環境的規則,以及目前擁有的限制下,要如何展現最大的自由。 可能,也是無數次被訪問者訪問,而展現出來的。
❤️❤️
成為孩子的訪問者吧!
練習成為一個人間的訪問者吧!
Comments
You can follow this conversation by subscribing to the comment fee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