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策略非常一致:
1. 「你的分數距離要考上的理想學校,差多少?」
2. 「有焦慮嗎?」「是什麼讓你焦慮?」「有衝勁嗎?」
3. 通常,以上會得到:「擔心沒考上....」
所以,我會問:「我們來做最壞打算,認真打算,沒考上,往下降一個學校,會面臨什麼?」
4. 「這裡面,你最不要的是什麼?」「這裡面,有什麼會支持你未來的?」
5. 通常,我們會就這幾個點來討論:
──〉 學費,如果要上私立的,不喜歡爸媽辛苦,那上公立的會怎麼樣?
──〉 這所學校,你聽說過什麼,了解些什麼?
──〉 風氣,這學校的學生風氣怎麼樣?
──〉 資源,有什麼特殊的資源,支持,社團怎麼樣?
──〉 上學,怎麼上學,有交通支持嗎?
──〉 危險因子評估:這學校,有出過狼師嗎? 整體教職員,是帶著心的嗎?
6. 那你是怎麼樣的孩子? 你的性格是什麼? 你在這樣的環境,會怎麼受影響?
這些影響,可以怎麼平衡?
7. 你的最重要的目標是什麼? 考大學? 直接上職業科?
8. 如果考大學是你要的,那,我們把其餘課業支持系統加進來,會不會平衡學校不能提供的?
9. 如果職業是你要去的,那麼,怎麼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
另一種孩子,則是鼓勵他往前衝。
好,你要上心目中的第一志願,為什麼要上? 那裡會有什麼?
去到那裡,對你最重要的,最能激勵你的是什麼?
好啦~ 通常,能踏實實際地談論到這裡。
許多孩子的焦慮就淡去了。
通常,正常的焦慮,來自於未知與無法掌握。
當孩子能有大人陪著,談到這麼實際的狀況,焦慮就不見了。
因為,他知道,無論如何,前方,自己都有力量回應,而且會有大人一起支持。
這時,就說,如果什麼都不怕了,我們只要管全力以赴,其餘的,不需要這兩週來管。
接下來,第二階段就是,好,剩下兩週,怎麼讓自己全力以赴,最高效能?
我會這樣問孩子:
1. 你在這麼多次考試,有過,「準備與分數,來到超級滿意的經驗嗎?」
那一次,是什麼? 哪幾科? 你做了什麼? 何以會這麼好。 關鍵因素是?
2. 於是,我會找到,針對這個孩子,最需要最重要的,穩住分數的方法。
3. 然後,鼓勵他,什麼都不用想,這兩週,就照....的規律,全力準備。
4. 大部分,策略,都是幫孩子確認焦點:
─〉 靠著熟練的孩子,要他選擇一整套薄薄的總複習本子,以熟練為主,精熟閱讀與練習。
─〉 還需要抓入幾題正確率的孩子,幫他們選擇某個特定科目的某個章節,集中焦點拿分。
─〉 要孩子,對於原來的強項,不要鬆懈,穩住實力。
─〉 要孩子,在弱項中,確認焦點,依然能加強。
─〉 要孩子,一週寫一篇作文,把原來考過的作文拿來,寫得更好。
最後,我會帶領孩子冥想與祈禱。
針對孩子的性格需要,給予一個冥想或祈禱。
這冥想,大概有兩種取向。
─〉 祈禱用功與考試時的好狀態
─〉 帶他冥想進入最佳情境,以及,感受到考上心目中的第一志願,那種信心與振奮。
通常,一個孩子需要10~15分鐘。
然後,很欣慰,看到孩子帶著清亮的眼神,離去。
這裡,有個最大的秘訣,就是,在於訪問者的我。
有一種無比的無畏與信任。
信任,每個孩子都是被看顧的,無論如何,我們會繼續看顧,並且,把可能變成好機會。
Comments
You can follow this conversation by subscribing to the comment fee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