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驗自己與三種質地長大的孩子的互動與關連。
「在家庭中被愛與被尊重的孩子」
「在家庭中被寵愛,並以他/她為中心的孩子」
「在家庭中被排拒或受虐的孩子」
這張大地圖,我慢點再寫。
今日想寫的是,昨日最讓我讚嘆的的一個小發現。
♡
在能量測試中,我們覺得身為第二種小孩,在靈魂層次最辛苦。
是一種沒有中心,注意力發散的狀態。
而我,也對這樣的小孩最陌生,在能量的互動上,愛最難向他們敞開。
而昨天下午,在守護部族,我們為部族的人工作的方式,
是尋找各自內在有相對應的人格面向,並帶入祝福與祈禱。
到了第二類的孩子,我說的是這樣:
親愛的夥伴,請為我代表,在我生命中,曾經被過度重視與寵愛的時刻。
在那些時候,我承接了來自他人的投射,獲得了不屬於我,也不當是我的分內的注意與寵愛,並過度以我為中心。
♡
這祈禱詞,說出來後,連我都很驚訝。
意思是,這超越了我原先的認知理解,是來自直覺的智慧。
然而,說出後,又十分明白。
原來,這些在家庭中被過度寵愛,以他們為中心的孩子,並不是福份。
反而,周圍的大人,沒有看見他們原來的本然,在對待中,孩子無法感受到自己在家族中真實的位置。 孩子被過多的照顧或關愛遮蔽住,而無法清晰地與自己的需求和存在連結。
沒機會明白自己柔軟的感受,沒機會學會感受他人的感受,更辛苦的是,沒機會學到宇宙的大力量:「感恩」
何以,大人會把不屬於孩子分內的關愛,投射到孩子身上?
例如:
「爸爸小時候沒有得到的栽培,我想要給你」
「媽媽小時候沒有得到的物質享受,我想要你能得到」
「因為我從爸爸那裏得不到溫柔,所以,特別用所有的感情在你身上」
「因為我曾經失去過一個孩子,所以,我特別重視你,再也不要失去你了」
「我們不要被輕視,爸媽再怎麼辛苦,也要栽培你,讓你為我們家爭取榮耀」
♡
於是,我就想到自己的一個例子。
女兒回來跟我說:「媽媽,同學問我,說我們家是不是很窮?」
「喔? 為什麼?」我覺得好玩,很好奇。
女兒:「她們說,要不然,為什麼妳每天只能穿校服或是班服?」
女兒:「我就回答說:『因為我很喜歡這樣穿呀。』」
我了解並明白,女兒的穿衣癖好,特喜歡排汗衣與運動服,每天,她會幫自己規劃,校服、四年級班服、五年級班服.... 還有她超級喜歡的運動束褲或跑步短褲。
看著她一臉天然的表情,一點都沒有自尊議題,只是覺得同學們很好笑,驕傲於自己的選擇。 而我,也一直尊重她。
對女兒來說,這事情已經過去了。
可是,在我心中,好像還擱著。
幾天後,我問:「啊你們同學都穿什麼衣服? 漂亮的洋裝?」
女兒:「有呀。」
我:「那妳要不要我帶妳去買漂亮的洋裝?」
女兒:「不要。」
於是,我知道,這是我的投射,動作就是,深呼吸,把投射收回,然後,放下。
♡
這裡有什麼我的投射呢?
並不是小時候洋裝穿得不夠,而是,我整個童年,因為好幾個姑姑都是裁縫師傅,是只穿洋裝長大的女孩。 現在,因為身材與年齡,還有工作型態與生活責任的關係,已經不太適合穿洋裝了,而洋裝又是我的最愛,於是,把內心的小小遺憾,就投射到女兒身上了。
這就是小小的投射,因為有察覺,只問過一次,就收回來了。
而女兒,也得以,按照她自己原來的樣子,龜毛的自我決定,來過日子。
這,是我給孩子的愛與尊重。
女兒,每年的暑假,最大的心願,就是,過一個「什麼都沒有的悠閒暑假」
這可是當媽媽的我要有很多放下,很多付出,願意讓她當個小跟班,每天跟著,才能做到呀。 而她,真的是,安靜到不行的專注存在。 跟我進教室,角落中,毫不彰楊,專心畫圖或閱讀,聽進我每一句教導,是個跟媽媽的理念很貼和的孩子。
這樣的允許她,孩子得以活在自己的中心,精神與注意力集中,穩穩地,擁有自己奮鬥的方向,前進著。 而這個當媽媽的我,提供最核心的愛與尊重,不用忙很多或花費很多心力。 全家在一種「人性化」的生活節奏與腳步中,單純前進著。
Comments
You can follow this conversation by subscribing to the comment fee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