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內在對自己有信心,也要在關鍵時刻,一直說:
「媽媽,妳要有心理準備喔,我可能會考得很差。」
或在,直笛社團要開始前:「媽媽,我可能會是整個社團吹得最差的。」
因此,她會練習,會用功,會寫很整齊漂亮的筆記。
在每一場鬼抓人的遊戲,她會全力以赴,毫無放棄的可能,腳扭傷了也繼續奮戰。
在躲避球賽,她永遠是最後一個奮戰到底,一個人獨撐到時間結束,回家喊全身肌肉酸痛。
兒子是個開心過日子的孩子,他也有自己的紀律,
所有的功課用他自己的方式與標準,沒有落過,也不曾太過拼命。
昨天他很早就離開球場,4點多就發訊息給我們說:「我在.....複習功課。」
我們很驚訝,這可是上高中頭一遭,他沒有打球打到渾身是汗回來。
我不會用拼命來說他,我說他全力以赴,他沒有焦慮,觀看著自己與同學的實力,平常心,
他也經常全身酸痛回來,用體力與盡情玩耍時,毫不保留。
其實兩個孩子在客觀上,他們的運動或課業表現,差不多。
而他們享有的信任與欣賞,純然獨立於外界表現,全然被接納,在我們家是一模一樣的。
每個夜晚,和樂輕鬆的生活,是兩個孩子的基礎。
很簡單的生活,沒有電視(註),沒有爭吵,沒有催促,沒有分心。
單純地在一起,過這個晚上,很多的聊天很多的笑鬧,是這個家的常態。
樹哥哥如果需要安靜,他會外出念書。
旦妹妹如果想要獨處,她會窩到另外的房間。
展爸如果有娛樂需求,他會自己外出或沉浸其中。
而我,可能是守護者吧!
除非有工作,我一直會在家,做做家事,看看書,練練身體.....
我提供一個背景,架起一個有溫度有人味的家。
有沒有對孩子的焦慮與擔憂,當然會有。
而守護的意思,就是「守護自己的焦慮與擔憂,並且,在沒有智慧之前,不會行動」
這些焦慮與擔憂,也許佔著思維的4%。
用四種方式與它們相處,
1. 知道,這些擔憂,是我的觀點造成的。 我的觀點也許正確,但不是智慧。
2. 訴說,找安全的人訴說,那個人要不會比我擔憂,只是讓我說完就好了。
3. 觀察並靜心,等候智慧來到。
4. 相處,好好地與我的擔憂,好好地與孩子那些狀況相處。
於是,那個一直過度緊張,誇張要訴說壓力的女孩,在我每次都平靜輕鬆回答後,
其實,妳觀察她,大多時候,她是平靜安然的。
就只是需要誇張地跟我們說一聲。
而那個看似有點混,輕鬆得太誇張的高中生兒子,
其實,他有他的計畫,從周圍得到的回饋,以及,自我要求的形式......
這裡,我觀照自己的就是,我的瑪雅與卡瑪。
瑪雅,是幻相,簡單的說,就是我的觀點與視野,
對我而言,如果沒有讓我形成力量,就是尚未整合的思緒,需要釐清與淨化。
卡瑪,是業力,是我活過的軌跡,沒有來到光與愛的認知印記。
對我而言,如果我的行為,相對的,不會帶來對方的力量,就需要包容並蓄,等候明朗。
孩子,因為被我關愛與用心,因而,是我執著的源頭。
而我,因為如此悉心守護執著,並從自身的焦慮與擔憂下手。
於是,提供了一個極好的湯底,每個夜晚,是輕鬆而自由的,
每個言語行為,在媽媽那裏,都會得到在人性的互動,媽媽會嘗試理解並收下。
而生活就在這樣日復一日的韻律中前進,我成長了,孩子,也長成了。
親職重點:
1. 當自己有因為孩子而起的擔憂與焦慮時,守護自己,直到智慧。
2. 如果你的行動,不會讓對方帶來力量,那背後就有卡瑪。
3. 如果你的行動,不會讓自己感受到更多力量,那背後就有瑪雅。
4. 生活的本質就在現在的生活,就在這個當下的全然,本身也就是目的了。
5. 守護讓擔憂或焦慮,不讓它們攪動了生活的專注。
6. 擔憂或焦慮,適合用一個非常神聖的時空,更專心的時刻,給出接納,以清明和智慧對談。
7. 平時,呼吸著,能放下就吐掉,吸入時,讓新的此刻被吸入。
8. 怎麼從煩憂轉為智慧? 這需要靜心,也需要閱讀,需要讓自己先回到此刻的活得好,視野自然轉化。
9. 日復一日的平凡生活,寧靜的,自由的,可以專心此在的...... 會是未來面對挑戰時,很大很大的力量。
註:最近竟然開始追劇的展爸,著實讓我困擾。
於是,我也就安然地,與這個困擾同在,試著挪動,試著參與一些,試著回到平衡。
Comments
You can follow this conversation by subscribing to the comment fee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