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孩子傳來同學的對話,同學說:
「你媽媽也會站在大人那邊嗎? 真希望至少有個人不是站在大人那邊。」
「我所有遇到的大人,幾乎都是站在大人那邊的。」
♡♡
想回答這份對話好久了,今天終於有了好狀態。
♡♡
親愛的少年α(匿稱):
在大人與孩子的差異或衝突中,我到底站在哪邊呀?
這真是重要的反思,謝謝你的提問,讓我能有機會再一次反思,認識自己。
首先,長大的歷程,我選擇用乖孩子的方式長大,
乖孩子的好處,就是,沒有太多與大人的衝突,容易與大人合作;
而乖孩子的負擔,就是,承擔了不屬於自己的重量。
我會當乖孩子,並不是,一個順服的選擇,而是,
我天生,心很敏感,看得到媽媽的辛苦,體會到爸爸的孤單,
在與弟妹們快樂玩耍,無人管我們的自由下長大。
因此,我算是,心理學上,過度早熟的孩子,我的心思,經常想著,怎麼讓全家幸福。
那我有沒有為自己而活? 有沒有為人生自己的奮鬥?
如果大人不合理對待我的時候,我會順服嗎? 我會替大人著想,而忘了自己嗎?
由於我爸爸既是酗酒者又是孩子大玩偶,或可以與孩子把酒言歡的親近爸爸,而我媽媽是個極為溫柔又有獨立性的女性,他們兩從來對孩子沒有期待、指責、或失望。
因此,我長大的過程,所得到的”束縛”,需要挑戰的對象,從來不是來自父母。
我長大過程,所受到的束縛,或需要挑戰的,是我所觀察到的生命現象?
為什麼爸爸會痛苦呢?
為什麼媽媽這麼孤單?
為什麼鄰居有那麼多痛苦?
為什麼我的內心世界,這麼充滿想像力,而外面,有這麼多功課與工作?
我受到的束縛是,責任的束縛。
責任,會用掉我的時間,而我,最喜歡的是自己的內心世界,充滿各種可能的地方。
所以,我學會,衝破束縛的方式,不是挑戰大人,也無須跟大人對立(因為無人跟我對立)
我學會,衝破束縛的方式,是「創造力」以及「不在乎成績或結果」
總而言之,「把功課做完,就有自己的時間了」
「再困難的挑戰,只要,用內在世界的創造力去面對,就會找到有趣的地方」
這是我長大的方式,也是我一路,50多年以來,讓自己獲得力量的結果。
大人讚賞,或是,考試失敗,在體育課中最後一名,躲避球場上的極度恐懼......
對我而言,都是風,過了就沒的”瞬間風”,
真正環繞我的暖流,是我自己,內心的豐富,想像力的趣味,
以及,我一直在想辦法,讓周圍的人,可以更幸福,而我做到之後的”真實成就”。
♡♡
所以,親愛的少年α,由於我長大的方式,與你完全不同,
因此,你無法用你的世界觀來想像我,我是否會站在大人那邊,總是要小朋友改變自己呢?
♡♡
這樣一路,矢志要讓周圍的人更幸福的我,
也體驗到自己生命的幸福與不幸福,講更貼切的是:
我也體驗到自己生命的力量與失去力量。
原來我也有在乎功課的時候,
就是高一面臨補考與留級的關卡,
還有托福成績不夠好,無法申請到獎學金的時刻。
原來,困境也有,我內在的想像力與豐富,無法迎接,而被打趴的時候:
27歲的時候父親去世,然後,我的老家因為都更而灰飛湮滅,
因為與父喪太接近,我甚至沒有力氣回去收拾小時候的日記與衣物,
我只有回去掩埋了因為我們不在家,被貓咪摧殘的鸚鵡屍體。
32歲的時候離婚,雖然愛情已經消逝,但兩人深濃的親情需要切斷,讓我的心破碎又破碎,哀傷不已。
42歲的時候,我深愛的弟弟,被囚禁....至今。 而我,不知碎了幾百次,所有我會的我知道的都不夠用,依然不停想辦法轉念,想辦法,支持他。
♡♡
所以,親愛的少年α,你說,我站在哪一邊呀?
從小到大,我幾乎,沒有對錯與靠邊站的太多機會。
我擅長的,就是,穿越所有現象的表象,找到,可以「改變」的地方。
♡♡
我做親職工作,
工作的對象都是大人(父母),他們遇到教養困境,或孩子很困難,來找我。
我會帶領他們去看,他們的想法,溝通方式,人生價值觀,是否,能夠改變。
我會試著,站在孩子的立場,讓大人,透過我,有機會了解他們的孩子,
我會認真地,站在大人的立場,讓大人明白,只要自己改變,孩子就會不一樣。
♡♡
所以,親愛的少年α,你說,我是站在大人還是小孩的那邊?
我站在「力量這邊。」
「誰在我面前,誰就是有力量轉化與蛻變的人,而轉化與蛻變的第一步,就是認識自己。」
我在與夫妻工作時,丈夫說的故事,經常,與妻子說的故事,搭不起來。
而這是正常的,因為,每個人都不一樣,每個人的經驗,即使客觀事實一樣,所感受到的,所經驗到的衝擊,都被自己的價值觀,信念,想法過濾過,形成獨特的「主觀」
因此,前來找我的人,若是丈夫,我會帶著他去理解太太,並且,找到丈夫能改變的方法。
前來找我的人,若是妻子,我會帶著她去理解老公,並且,找到妻子能改變的方法。
眼前的人,就是有力量的人,只要願意敞開心,理解對面的人,就會更有力量。
只要願意面對自己,找到自己觀點的侷限,突破自我的限制,就會有解答,長出力量。
當我們為了關係困境去改變自己,不是順服,不是妥協,沒有委屈,
只有,「力量」,「相信自己可以成為更完整」的力量。
♡♡
27年了,自從父親去世已經27年了。
當時,我正在新竹中學教書,就是你們現在念的學校。
我的叛逆,應該是從父親去世後開始,
也許是剛好,也許是太痛或碎太多次,而自己已經轉變了。
我做的一連串的決定,都讓母親震驚不已,持反對立場,卻從不曾改變我。
因此,我知道,那不是叛逆,
那只是,剛好,我走到了,「我想要給自己的,剛好,超過母親的人生期待」的時刻。
所以,我辭職,離開新竹中學,出國讀書去了。
然後,我放棄可以研讀的博士機會,決定,回台灣,做心理工作者。
接著,我離婚,不在乎世界怎麼看我,因為,那是局勢如此,
接下來,我決定再婚,對象,是一個我母親反對的人。
後來,我進了大學,有了教職,本來可以努力向上的....
而我,很快,決定要離開,當個自由工作者....
我成立了心理工作室,在最成功時,我放棄心理師特考的機會,收掉工作室,
我決定暫時不工作,當個全職媽媽(因此,成為作家)
我放棄心理學的方式,成為靈性工作者,
我拿到了,在靈性工作者領域很好的資歷,而我,放棄使用這些資歷,從頭開始發展自己的工作方式。
而我,未來的人生,會有更多的叛逆.....
叛逆的對象,不是某人,而是,社會的既定軌道,
因為,當我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所有的社會認定,都無法阻礙我了。
而我,為誰負責?
為真實的自己,以及,這世界,至善的法則。
♡♡
這些,其實,不是叛逆,
而是,「我真正知道自己要什麼,因此,無論別人怎麼看我,無論社會形象如何,無論家人支不支持.....,我知道,我會支持自己,我會自我負責。 而我,會變得更快樂,到時候,我的母親,會得到禮物,那就是,一個更快樂更有信心的女兒。」
我打破了自己「不讓父母擔心」的許諾。
因為,我開始明白,我媽媽,無論如何,都會擔心的,而那份擔心,是她的。
而我,無論如何,都會幸福的,而這份幸福,可以,讓我媽媽放棄,上一個擔心。
♡♡
所以,親愛的少年α,我不選邊站。
我只站在力量這邊,我站在,能「改變的這邊」
我一路是這樣,反省自己上來的,
當我反省,沒有對錯,只有找到「可以改變的點,而找回力量」
花了27年,從父親死後,我形成了三個困境理念,與你分享。
♡♡
親愛的少年α,這3個認知,是我的困境價值觀,希望有一天,你能懂得。
1. 萬事萬物的發生,背後有更大的禮物,而臣服並選擇愛,是打開禮物的重點。
2. 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但我們可為自己回應生命的方式(包含情緒/作法)負起絕對的選擇權,即使外境不在自己掌控內,選擇以何種眼光或態度回應,都是改變外境的核心力量。
3. 每個生命現象背後,有個更大的時空,更大的智慧,因此,截斷時空的對錯判斷,只是個人偏頗,無法窺得全貌。 而我們,也屬於這更大時空與智慧的一部分。 我們需要練習的,就是,對日常帶著覺知,放手執著,以便讓自己能連通到更大的視野與智慧,當我們接收到來自本源的智慧滋養,並放手原先的狹隘視野,解答就回來了,而通過考驗的自己,會找回力量,成為更完整,更是的自己。
Comments
You can follow this conversation by subscribing to the comment fee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