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工作太興奮,今天早上懶洋洋。
懶洋洋的我,賴在躺椅上,看了一段「無水馬鈴薯燉肉」的影片,傳了材料表請展爸買菜回來,還囑咐他去買雞腿肉。(因為他騎走家中唯一的摩托車)等我勤勞起來,查看廚房,才發現,他買的肉片是冷凍的,而溫體雞腿肉放在調理台。 頓時,我非常猶豫。
總而言之,我聽從了內心所有的聲音,決定做「馬鈴薯燉雞腿肉」還逕自減量了馬鈴薯與紅蘿蔔! 把蒟篛絲換成蒟篛塊,加入了皇帝豆一起。 這是可以行雲流水的食譜,重點就是鑄鐵鍋的悶煮。 平日,省瓦斯,不喜歡太久悶煮的我,今天很滿意,自己的耐心,允許,小火慢慢燉煮。 鍋子的香氣很快出來了,一邊處理其他食材,一邊聽演講錄音的我,覺得很滿足又很快樂。
這時,展爸回來了。
詫異地發現,種種蔬菜的食材我只用了一半,我說:「留著明天煮馬鈴薯燉肉,今天我煮馬鈴薯燉雞腿。」這時,他皺眉頭了:「理書,馬鈴薯可以燉很久,雞肉是不行的。 雞肉是要85度就拿起來的食物。」 我帶著困惑,與之對話:「我記得你說雞肉85度的知識,我也記得你說雞肉需要煮久.... 這兩者,衝突呀!」.....大約1分鐘左右,兩人有些爭辯,也就放下了。
心的平靜沒有被打擾,因為煮飯本身就是一件滿足的事情。 燉雞腿的香氣充滿房子,快速把蔬菜煮好,收拾料理台,喊著:「吃飯嘍!」 慢慢地,慢慢地,才覺察到,那份,被打擾的幸福感。 我跑去,跟展爸說:「煮飯,是一件很細瑣的事情,額外出去買蒟篛,收拾廚房流理台,開始規劃,做決定,洗菜,削皮,切菜.... 燉肉、注意火候......對我來說,整個歷程,就是一份心意和願意。 所以,如果,你對燉雞肉的時間與溫度有意見,請先吃了料理之後,感覺看看,再來討論,我不喜歡,你用一個標準答案,還沒打開鍋蓋,就可以評分的感覺。 我整體的心意與心力,都想要被珍惜。」
他同意了,安靜地點頭。
我很高興,在開鍋前,說了這番話。
我覺得,自己替這鍋燉肉,說了話。
明明是個好孩子,卻被人家用外在的標準和科學公式來嫌棄。
我的燉肉是我的作品,是一個多小時,花心思,用心,和很多的快樂,煮出來的。
鍋蓋打開,覺得對得起自己的孩子。
真的很香,無水燉肉的意義,在於,在鑄鐵鍋內,把蔬菜的水份與甜份,都熬了出來。
雞肉沒有澀去,肉的甜味也飽滿。 幾乎融化的洋蔥很甜,紅蘿蔔,馬鈴薯,皇帝豆都很稱職。 還有脆脆鹹鹹的蒟篛塊,超級彈牙。 旦妹妹很喜歡,添了幾回飯。 展爸也很喜歡,點頭說好吃。
我回頭看,對我而言,煮飯,是靈感啟動,以心意與歡喜完成的事。
對展爸,則是,點子知識食譜的事。
兩個人各有優缺點。
重點是,當我走自己的路數會很快樂。
而當他使用他自己的路數會很有信心和享受。
而當兩人相遇,怎麼各自尊重又相互合作,這,可能比,做菜的物理與化學變化,更微妙。
我們兩的合作,頂多能比喻成「炒菜」還沒到「燉煮」的火侯。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