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稱讚的歷程,帶來她的衝擊與學習,透過她的述說以及我們的回應,我有了思考。
♡♡
從去年的三級疫情期間開始的線上課程,文組傾向的女兒,開始了,線上課程,線上報告....等種種的網路吸收與表達的實習。 高一起,基於多元入學的學習歷程種種要求,老師也在寒假給予上傳報告的各種叮嚀。 然後,在寒假的某天,女兒要我幫忙看她的報告,由於檔案太大,無法上傳,需要從15M下降到十分之一左右的檔案....我才驚覺,身邊這個女孩,她的ppt功力,各種製作編輯,已經超過我了。
我要說,這絕對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看她花費無數的時間,聽她對於內容的專注蒐集以及向我們請教與討論的種種..... 我知道,她的成長是紮實的,絕對符合網路時代學習的精神,沒有取巧或太多幸運。
也許,她的幸運,是我們兩也樂於學習。
她去年專注於同婚議題,包含專法與憲法的差別,意義,台灣同婚的演變....一次次,找我們討論。 我並不是有特別充裕的知識陪伴,每次都需要先做功課,才能陪她討論。 是要說,我比她豐富的,只有思考能力,而資訊量的廣度,和知識的吸收(網路上的評論者)在這主題上,她已經超越我。
奇妙的歷程,我想都沒想到,她原來對社會議題,法律,公義正義都有興趣!!
♡♡
這讓我看到,新課綱的確呼應了網路的個人傳媒的時代,孩子們需要的關鍵能力不一樣了。
孩子們需要新的學習方式,關鍵字的使用(我的關鍵字,還被女兒點醒,是不良的....),快速閱讀訊息(女兒會快速瀏覽,影片下方的各種留言......),接下來,就是最難的,正確理解,比較對照,思辨,和整合。
追蹤疫情新聞這些年來的展爸,透過自己的思辨,分類與歸納,各種新聞的虛實與份量,他自己管理了資訊入口,還說:「記者說的,都不要聽」他嚴選了幾個評論者,當做他的來源。
而女兒還屬於,努力閱讀,理解與比較,在看不懂時問我們,在困惑時,找我們討論,的階段....,對於資訊虛實的揀選,還沒太多能力。
以她的階段,要回應多元入學,接下來需要的能力,就是,知識的輸出。
♡♡
她的小學,雖是一般的公立小學,卻是一所,非常重視孩子閱讀與書寫的小學。 我的櫃子上方,保存了無數她小學時的報告(其實也因人而異,我的櫃子上方,好像沒有太多樹哥哥小學的報告。 像是,不熱愛寫字的樹哥哥,也沒遇上,要寫很多日誌,讀書心得的小學老師)
當時就已經是圖文並茂的孩子,到了國中,把這些心力拿來寫筆記。 我們就是負責提供比較多的文具預算,各種顏色的好寫的筆,各種格式用起來上手的活頁紙,還要很多的立可帶....
而進展到,線上上課與高中之後,所有的報告電子化。
她先借用我的ipad(鍵盤保護套),使用家裡的iMac,....然後,我們幫她買了非蘋果系統的筆電(好像孩子上學之後,要與台灣的系統合作,就要回到window系統),升級了手機的網路流量(在學校一天到晚要搜尋,用量驚人....)然後她熟悉各種好用的APP,快速從拍照到pdf(哇,現在都是她幫我),快速的檔案轉換....
接下來,她練習使用圖層做美工,各種P圖,善用文字框排版,然後,去ibon列印時,如何讓雙面列印製作出,版面正確的三折頁..... 把學習單key成文字檔,照片如何縮小容量而依舊清晰....
文字的表達,用最簡單的字數,寫出心得。
用最平實的文字,以及自己逐漸累積的詞藻,表達情感。
用清晰的邏輯,把思考說出來。
接著,還要學會下標題,適當的標題,選擇字體大小與字型.....
圖文配搭,顏色揀選,還加上小小的可愛的妝點.....
這個寒假,因為要幫忙壓縮檔案,我仔細閱讀了她要上傳的東西....
這些發現,讓我讚嘆....現在的小孩,真是了不起。
(也掛慮著,家庭文化能否支持孩子,一定會形成孩子基本競爭力的大落差)
♡♡
哎呀,這篇文章,本來要說,被稱讚的事情的。
卻很雞婆的,寫出這些歷程,不是要稱讚,而只是想,提供家長,一個例子,知道,我們的孩子,目前,在學校立足,需要的是什麼基礎能力。
臉皮薄的女兒,雖然很高興自己的努力被肯定,卻是在被稱讚的過程,經驗到自己的壓力。
當老師拿她當例子與同學的不足比較時,她可是驚慌極了。
當老師私下溫柔稱讚,她就舒服多了,接著,老師說:「要繼續保持」這就又讓她喊糟了。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壓力模式,被看見與成為焦點,是女兒不要的。
我也支持,她需要練習,從這種情境中,練習安在,無論是關注的焦點,贊許的焦點,批評的焦點....也都是,這個時代,需要練習平常心的情緒能力。
所以,我們就是聽,聽她的窘,聽她的焦慮,惶恐....
聽她的開心,被肯定的鼓舞,聽她的描述,也多認識了各科老師的風格。
♡♡
接著,她問:「當老師說,要好好保持,我要怎麼辦呢?」
以下,是基於對女兒的認識,我的教導。
女兒,是個非常非常非常溫柔的孩子,不只對我,而是對所有人。
比方說,她堅持不買衣服,因為想要替我們省錢。
當同學有各種困難來找她,她很樂意幫忙。
當她的網路流量不夠用,我們準備把她從遠傳換到中華電信,她擔心遠傳的失落。
也就是這樣,都準備好了,在考試前,她的壓力,是讓我們失望。(即使,我們不會失望,她還是一次次需要我們先有心理準備,她可能會讓我們失望) 她自己會承受到的壓力,比較是,每日功課多寡與時間的安排,以及,那些讀不會要花更多時間的壓力。
也因此,當老師說:「要好好保持」很奇妙的,為她帶來:「怕讓你失望的壓力」
我教她:「當老師說,要好好保持,我要怎麼辦呢?」
我說:妳不用回答,妳只需要在心中這樣回答:
「It’s my job. I will do my best for my task, not for your expectation.」這就夠了。
女兒呀,為妳的學習負責,為妳每個時刻的盡心負責,為妳的感受負責,為妳的平靜負責。
不需要,為妳的課業成果負責,更不需要,為著父母與師長的心情負責。
不需要,因為,妳的同學,因為妳努力的成果,而備受刺激,所承受的壓力,而擔負。
倒是,因為妳有經驗,有人想學,有人真心請教,就教他們。
♡♡
就這樣,在那個早上,我跟她說這些時,忽然,感慨。
「啊,真好,我求學期間,從來沒有得到過,像這樣盛大的稱讚。」
「像我們這樣的孩子,天生就同理心,眼睛凝視著周圍的人,心繫著自己愛的人....總是為自己負責,不需要別人的期望。」
♡♡
就這樣,一個青少年的母親,下雨天的早晨,有耐心地,寫下,這些細瑣的,關於教育的,心情點滴。
好貼心好溫暖的旦旦妹妹!
「It’s my job. I will do my best for my task, not for your expectation.」
好重要的提醒我也需要。
感恩有您!
Posted by: 阿日 | 2023.04.03 at 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