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唱祝福法的本質─〉愛,由我開始
06/22/2017
吟唱祝福法的本質,就是「愛療法」
「吟唱並請求祝福」是外觀與行動,而本質就是「愛與療癒」
身為推動人,我幫自己定了以下的幾個行事原則,
親愛的愛用者;請閱讀,若你們喜歡,也請這樣練習自己:
1. 做我所愛的事情
2. 愛我正在做的事情
3. 用愛與命運相遇:此時此刻,來到我意識之內的人事物,就是我的命運,
我向之敞開,沒有評斷,能同理且待著敬重,
若不是,我回到當下,請求自己能被療癒。
一、做我所愛的事情
這點,其實是最後能完成的,
也就是,透過第2與第3點,慢慢地,當自己的頻率與振動來到一個程度,
環境回應的頻率與振動也來到一個程度之後,改變就會發生。
而在我無法全面做「我所愛做的事情」之前,除了保持2與3的行動之外,
就是「每日,找幾段時間,一次5~10分鐘就好,做你所愛做的事情」
例如:
我會閱讀書籍;專心地洗澡;放空,看看天空;靜坐; 把意識向綠色敞開.....
一次5分鐘,專心做愛做的事情。
這需要的能力就是:專心來到當下。
無論有多少未完成的事情,無論等一下是否會被老闆罵,
這個當下,我就是神聖的,5分鐘,只服務我自己。
當然,另外一種可能是,把不愛的變成愛的......
我有些經驗,例如:洗碗與下雨天騎摩托車出門。
這兩個,在早期,都不是我所愛做的事情。
後來,我開始在洗碗時唱om namaak shivaya,這歌聲產生了奇妙的轉化,
我感受到洗碗時的歡喜與愛。
歡喜的感覺,來自於,前期的油膩以及尚未整理好的水槽紛亂感忽然不會障礙我了,
而喜歡起,水的聲音,嘩啦嘩啦的潔淨感,
感恩起,我們一家人能一起吃晚飯的美好。
然後,對於自己的這個當下,能回到愛中,感受到神奇。
下雨天騎摩托車也是。
早期,我不喜歡,濕濕的,黏黏的,眼簾都是水,還有雨衣有時沒晒好的塑膠霉味.....
慢慢的轉變是,我的皮膚之舒適圈擴大,對於身體的種種知覺,不會被障礙住,
更有甚者,是全神貫注去經驗那份冰涼黏濕感而後穿透,依然感受到自己活著,
心噗通噗通,而前方,我要去的地方,有我的愛與夢想。
由於前年的乾旱,對於下雨有了轉念,感恩雨帶來的水與滋潤,
由於摩托車能穿越塞車,對於自由穿梭的快有了歡喜,
而最後,我依然感謝自己依然伸手矯健,可以操作這樣的現代化機械。
二、 愛正在做的事情
無論正在做什麼,回到呼吸的察覺,回到肢體皮膚的專注,請求宇宙的支持,回到愛。
無法回到愛的最大阻礙,是抗拒與批判。
覺得這是不應該的,不對的。
認為這是不好的,不值得的。
感覺自己是被迫的,沒價值的。
心中覺得被虧待,或受害。
這裡的前提是,要先意識到「選擇」
如果虧待是一件客觀的事實,找時間改善,或選擇離開。
然而,即使這樣,也不要讓客觀事實,成為主觀的恆常感受。
也就是,即使客觀上,有欠公平,依然可以:
「親愛的宇宙呀,在....的事情上,我覺得不公平,我把...這種感受交給你。」
「親愛的宇宙呀,請引領我,能穿越抱怨,以及受害的感受,來到當下。」
「親愛的宇宙呀,請帶給我機會,讓我可以離開這不公平的環境,找到更充滿愛的工作環境」
「親愛的宇宙呀,請讓我內心更充滿愛與感恩,對人的公平與慈善,由內而外,也讓我來到一個充滿愛,被感謝,公平對待,慈善與友善的環境。」
當做完這樣的祈禱,當知道自己會為客觀的不公平而行動時,至少,在此當下,
我可以摒除所有的雜念,來到當下,專心在知覺上,接受宇宙的祝福,因而,我能來到愛中。
愛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三、用愛與命運相遇
來到我身邊的人事物,來到我意識之內的人事物,都是命運的絲線,
當然,整體命運是綜觀的,是看到這些絲線編織出來的地毯與圖案,
愛我們的大命運意味著,愛命運的每個絲線,也就是,愛著來到我身邊或意識之內的萬事萬物。
愛,不一定要捨棄自身的舒適;
愛,不一定要犧牲自己的福祉;
愛,不會是無條件替對方取走重擔。
愛,是單純地,Namaste,意思是,用我靈魂的光,向你靈魂的光頂禮
即使對方未必在愛中,未必對自身的光有醒覺,而我們,感受並碰觸到他的光,或信任他有光
愛,是單純地,沒有批判,沒有抱怨,如是地相遇,帶有敬意
即使對方犯了大錯,即使對方對人不義.....
我們要負責的,是自己被引發的頻率,
我會因為對方的邪惡或不義,而被引發痛苦或憤怒,並自以為有權可以批評或行懲嗎?
若我們要讓世界回到愛中,那就讓自己每個出去的言行,都是愛的頻率。
尤其遇到邪惡或不義時,促使轉變的契機,就在於,他們/它們能被愛環繞,被愛的頻率喚醒。
可能要一次次與很久的時間,而那是對方的命運,生命功課,不是我的。
我的功課,就在於,我是否,能在每個時刻,都回歸和諧與愛的振動。
因此,當我們因外境還沒來到愛與和諧,或遇到不是愛的對待,而被引發出不是愛的自己,
那個片刻,就是個「把自己帶回愛中」的好機會。
把自己帶回愛中,並沒有要對待那個人如何如何,而是,我們用愛對待自己升起的不是愛的地方。
我們讓不是愛的內心反應(包含憤怒、抱怨、批判)能被自己的愛碰觸與擁抱,進而純化。
我們不需要去擁抱惡人,然而,我們需要擁抱自己內心因為惡行而升起的不是愛之時的自己。
是誰生氣了? 我可能把自己的憤怒帶入愛中,用愛擁抱憤怒的自己嗎? 用愛擁抱感覺被傷害的自己嗎?
是誰抱怨了? 我可能把抱怨的能量放入愛中,用愛擁抱內心的不舒適嗎?
是誰批判了? 我可能知道「既然我批判了,批判的不是愛的能量,就是我的責任」而願意練習靜心回到安靜嗎?
若我有對事情更完整更通達的看法,我可以表達,而無需批判他人呀。
是誰對萬事萬物沒了敬重? 那個失去敬重的自己,是否,願意參照,「我們都是來自同一個神性源頭,每個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經驗地球旅程,有人在前頭,有人在後頭而已」,這個簡單的起始假設呢? 若我沒有敬重,認為自己比對方好。
那我願意想像,自己有如他一樣長大,有如他一樣遭遇生命的每種對待,而形成今日的樣貌嗎?
愛,就在此刻,由我開始; 若我回不到愛,我吟唱並請求祝福。
親愛的「吟唱祝福的歌者」們,「吟唱祝福」的本質,就是「愛療法」,那是,用愛療癒,回到愛並成為療癒通道。
而回到愛,不只是在唱歌的時候; 而療癒,不只依賴我們請求的祝福。
回到愛,是時時刻刻; 療癒,也是時時刻刻。
願愛與我們同在。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