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挫敗》─〉《沒有失敗,只有回饋》
挫敗,就是卡片中的表情,遮住臉不想面對自覺不光彩的事情,
那是一種心中有疙瘩,不想去碰觸。
這種疙瘩出於自我確認感的剝落,自信的敲碎,或一種自我期待失落的刺痛感。
其實,這些感受,在靈性的觀點,都是「虛幻」的。
什麼意思?
因為「自我確認」「自信」「自我期待的滿足」都是出於「心智建構的體驗」
心智,是說變就變的。
相較於物質界的穩固(也是無常的),
靈性存在層次的永恆....
心智的真實,就是「夢幻泡影」了。
也因此,讓我們產生挫敗感的人生經驗,
拿去,抹去,清除....這些心智建構的感受(也就是夢幻泡影的虛幻執著)
就剩下,單純地,「照見事實」「理解更大的現實」「明白自身的狀態」的"回饋"了。
當然,不能因為心智建構的經驗(包含感受)是虛幻的,就不理睬,或認為不重要。
這些感受,與情緒,是非常重要的,
這些感受自身,就是給我們的重要回饋。
感受,是一條通道,帶領我們通過種種障礙,直直來到內心深處,碰觸我們的心靈,並有機會清理與完整自己。 把過往的挫敗經驗清理走,把過往的匱乏用愛填滿。
透過感受被理解與聆聽,被重視與表達,我們更柔軟,我們貼近靈魂,我們更知曉真實。
然而,若把感受當成要「避開」「逃開」的東西,我們就會落入執著於心智的虛幻,掉入繞遠路的陷阱。
沒有失敗,只有回饋。
在失敗時,我們知曉內心的脆弱,尋著路用愛與光填滿。
在失敗時,我們透過沒有情緒的清澈來看見,是什麼阻擋在其中,
是自我的阻礙?
是對世界的認識不足?
是我們行動的源頭不是出於愛與真實,而是偏激或取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