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討厭》─〉《明辨》
討厭,是劃界線的情緒動作。
明辨,則是知界線的智慧動作。
討厭,用排除、排斥、指責、憤怒來指向界線外的範疇。
明辨,用光與決心,用選擇與覺察,來畫清一個領域:「擴展力量是我所選擇」
討厭,無故或罔視自己與所討厭的對象(界線外)的也有一樣的地方,討厭他人的同時也排除了自己的部分特質。
明辨,以愛面對界線外的,察覺並回收屬於自己的部份,以愛與尊重對待自己不喜歡卻依然是自己的部份。
我們需要明變得智慧與決心,這是需要紀律與劃界線的行動。
然而,若我們以討厭的形式來進行,我們首先排除的視自己依然未盡完整的許多部分。
討厭的畫地自限,不會讓世界更完整,雖然可以獲得短暫的舒適與清淨,然而,我們所排除的若無法得到敬重與愛,依然會換個形式來反撲,依然會換個形式回到我們之內。
例如,我們的塑膠垃圾正以海洋毒素的方式回歸自身,甚至我們使用的抗生素也以有機肥料的形式從蔬菜回來。
而明辨,則是從起頭做起:我們以愛與光行之。
當我們清楚什麼是會縮減力量的,我們甚至連「產生」的行為都不做了,這世界光的領域就會擴展。
當我們不欲被指責與垃圾,我們的從起心動念的慈悲與敬重做起。 我們從生活的回歸簡樸做起。
當我們知曉一個朋友的影響深遠,我們就不會被眼前的歡樂或刺激所誘惑而墜入,
「慎始」是明辨者奉為圭臬的原則。
我們知曉自己不欲的地方,可能也有自己的靈魂殘片,或過往行為的遺毒,我們覺察明辨,並帶著愛回收,屬於自己所創造的。
我們知曉,陰影與光的同生同在,只有光,能充滿黑暗。
這是擴大光與愛的作法,讓我們更寬闊的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