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討好》─〉《做自己》
討好,是一種把他人的好感受,放在自己真實感受前方的行為。
討好,若成了一種習慣,就是一種保護自我恐懼的防衛措施。
而這習慣的養成,可能已經太久了,以至於,即使討好者的力量與成熟度早就獨立並在周圍的人憤怒下依然活得很好。
討好者,還是習慣把他人的感覺好放在自己重要需求的前頭。
討好,通常害怕衝突與對立,
外人對討好者的歡喜與喜歡的重要性,被放大,並提升到優先次序的前方。
討好者,很多時候內在會壓抑著對自己的怒氣。
因為太多次,討好者忽視內在自我而選擇顧全他人或顧全大局。
討好者的蛻變,就是做自己。
從覺察討好開始,從聆聽真實需求開始,從覺察到討好就能停下來,深呼吸,並重新選擇來開始。
我們不需要被「自私是不好的」而框住,照顧自己需求是一種「自我負責」的展現。
只要,「為自己需求與感受負責」的同時,我們能納入他人的感受與需求,並在不忽視自己的前提下,做整體考量。
就沒有自私的陰影。
做自己,從為自己的需求停留,為自己的道路出征開始。
做自己,讓世界很放鬆。
當每個人都能為自己的需求負責,當每個人都因為展現自己獨特而喜悅時,世界就放鬆了。
做自己,又能有和諧的信任,
是相信人與人之間,有差異,有對立,而這底層,還有一份可以擴大的大我,以及,愛的交流和共好的共識。